勉强科举日常 第94节
  如此的伉俪情深,殿内的贵人宫女都听入了心,十分羡慕。
  等到了时辰,冯婉和美臻依礼告退。
  皇后和公主十分喜欢这对姑嫂,便加厚了赏赐。
  美臻和冯婉走了挺长时间才出宫坐上马车,两人都累得不行,靠在软垫上闭眼养神。
  方府管家把夫人小姐迎进门,直接派小厮跑去翰林院送信。
  方瑜接到妹妹和妻子安全到家的准信才算是踏实了。干完手中的活,方瑜在同僚跟前晃了一圈,和张之青说了一声,就早早下班回家了。
  方瑜到家时,冯婉和美臻累得在床上补觉,家里只有乐妍带着安成和佑成在游乐室玩耍。
  过了小半个时辰,冯婉勉强清醒过来,被丫鬟扶着下床整理发髻,听说丈夫回来了就去游乐室找他。
  方瑜正在和女儿的武师傅说话。
  方瑜去年秋天才找到这个叫宴三娘的镖师人家的女儿。因为家里遭了难,父兄在走镖时失了货物又一死一残,这个宴三娘不得不出来谋生,为家里还债。
  正巧,方瑜一直想给家中女儿找个靠谱的女武术老师。经过宣北会馆的介绍,宴三娘卖身入府,方瑜出钱替她家还债,又每月发银钱让她养家。
  宴三娘自此便一心一意追随方家。
  她对恩人提了想法,说小姐身娇体贵,练武不过是强身健体,若是真想保护小姐,不若多培养得力的小丫鬟,以后可以充当女侍卫贴身保护。
  方瑜大加赞赏,立刻着手,让宴三娘先训练安成和佑成身边的小丫鬟。
  然后又给家里写信,让他们去乡下买六岁左右的结实丫头小子,送到京城来。以后从小训练,又是知根知底,这样教出来的孩子家里用着也放心啊。
  七岁的安成在院里练着软短鞭,一招一式气势挺足,小圆脸上神情专注,眼神也挺能唬人。
  方瑜欣慰地看着自家厉害女儿,觉得这也算是他给女儿投的一份“人身保险”了。
  冯婉进了院门,赶紧让心腹下人关好院门守着,千万别让外人看到。
  方瑜见妻子过来,笑着迎上去。宴三娘退到大小姐身边指导鞭法。
  冯婉抱起佑成,一字不落地把今日进宫的经过完整复述一遍,紧张地看向丈夫。
  方瑜笑着夸冯婉做得好,冯婉这才安了心。
  秋风萧瑟,同宁府方瑾家中没有什么生活的气息,屋里屋外的药苦味许久不散。
  梁珍珍病得不行,连孩子都管不了,方老太太就把他家的孩子都接了过去,她亲自带着。
  身为娘家人,梁家父母也总来看望她,只是见她如此就虑到了后事,便想让梁珍珍的妹妹做继室,继续维持两家姻亲。
  梁珍珍心里苦,可她也要为亲生的孩子做打算。等到方瑾回家来看她时,梁珍珍就把这事说了。
  方瑾不想应这事,就安慰妻子:“你是病里多思,等你好了咱们还要过一辈子呢,别说这不吉利的丧气话了,赶紧呸几下。”
  梁珍珍苦笑,也知道她娘家现在配不上方家的门第了。她丈夫肯定不会再娶梁家姑娘了。
  “我只是怕良儿、武儿、建儿和小娟身边没有真心人照顾。他们还这么小!”梁珍珍噙着泪,真心忧虑着,握着丈夫的手恳求道:“要不你纳我九妹做二房吧,好歹是孩子们的亲姨母,她能替我照看孩子,你也能放心续娶啊。”
  “唉!”方瑾为病重的妻子叹气:“你又是何苦呢。”
  “夫君,求你全了我这个娘为咱们孩儿的一片心吧!”梁珍珍哭着说道。
  方瑾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他不忍心看发妻痛哭,抱着她答应了下来。
  作者有话说:
  久违的白天更新!
  第138章 体贴的方瑜
  梁家父母和梁珍珍都商议好了。
  若是方瑾重情, 答应了续娶梁家姑娘,那就让嫡出的八娘嫁;若是方瑾精明,嫌弃他们家的门第低, 那就退而求其次, 把婢生女九娘送过去当个二房。
  梁珍珍见机行事, 借着丈夫对她的怜悯,赶紧把九娘纳进门。
  这梁九娘自小就长在正院,她的生母是梁夫人的陪嫁丫鬟,她外祖家的亲人全都是夫人的陪房。
  可以这么说,梁九娘的身家性命都掌握在夫人手上, 她从小学会的第一个道理就是必须要听夫人的话。
  如今,梁夫人要她去做小照顾三小姐生的少爷小姐, 她就高高兴兴地去了。
  三小姐病得很重, 可还是强撑着妆扮好,靠坐在床上对她笑,还嘱咐夫主以后要好好待她。
  九娘心里像一团麻。不是替她自己愁, 她知道该怎么在宅门里生活下去。她只是想起了从前在家时,三小姐快乐尊贵的模样。
  半个月后, 梁珍珍终于没有挺过去, 在丈夫孩子和九娘的陪伴下安详地离去。
  初雪时,京城方府才终于收到这个悲伤的消息。
  冯婉和美臻哭得悲切, 她们谁也没想到,离京前在县城门外的分离成了永别。
  “珍珍她才二十五岁, 正值壮年, 怎么就这么去了啊!”冯婉红肿的眼睛看向丈夫, 寻求安慰。
  方瑜也回想起梁珍珍的音容笑貌, 心下悲凉。
  “女子生产就是道鬼门关, 过于频繁的生育会对女子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严重损伤。”
  “堂嫂她除了守孝时能静养身体,其余时间不是在怀孩子就是在生孩子坐月子,她身体的血气都被耗尽了。”
  方瑜严肃地说:“所以我才不想让你继续再生孩子。婉儿,四个孩子足够了。我对你的感情始终如一,我不让你再生也不是对你有什么看法,你不要瞎想。你以后也不要再生了,我还想和你白头到老呢。”
  听完丈夫的这番话,冯婉的脸爆红。她使劲锤着方瑜的胸肌,不好意思地吼道:“两个妹妹都在这呢,你瞎说什么!”
  方瑜按住冯婉的粉拳,对两个妹妹道:“你们也都不小了,这些道理也都要知晓。你们要为自己的身体负责,生育这种事要慎之又慎。”
  “乐妍,你以后嫁人了,就算婆家人催得再紧,又或者没有儿子你着急时,都不许干三年抱俩的蠢事!为了生孩子把你的命搭上不值得,你好好活着才是这世上最要紧的事情。”方瑜语重心长地说。
  十四岁的方乐妍红着脸,认真点头:“哥哥,我记住了!以后就算是嫁人也会好好照顾自己的,不会做傻事糟蹋自己的身体。”
  方乐妍这几年一直长在方瑜身边,接受的教育比较先进,对自我有明确的认知。
  方瑜很欣慰,拍拍乐妍的肩膀,又给了她一个“看好你”的眼神。
  方瑜他们为梁珍珍吃了三天的素,又在方瑜沐休那天去城外山上的寺庙布施上香,为梁珍珍祈福。
  进入到冬季,和熙帝的龙体开始有点欠安了,连带着精神头也不大好,每日看奏章都费劲。
  可现在又到了年关底下,各处上报的事情增多,边关还有蛮族的小股进犯,和熙帝也不能撒手不管。
  这时翰林院的皇帝秘书作用就体现了出来。
  这天上午,和熙帝照常不想工作。他让丹青多洒些醒脑的薄荷香水,又派人把他喜欢的翰林官方瑜和吕冠连找来。
  入冬以来,这也算是常事了,身为天子宠臣的两位也有准备,接到传召立马入宫。
  这时太子已经在皇帝身边看奏章了。
  方瑜和吕冠连向皇帝和太子请过安,一左一右坐到桌案前,轮流读各地的奏章。
  和熙帝闭眼听着,小事就口头说几句,太子接过奏章再把皇帝的批示写下来。如果是朝中大事,那就先讨论一下然后放到一边,下午再宣朝中重臣入宫商议。
  就算是这样,和熙帝也有些担不住沉重的朝政,过年前还小病了一场。
  方瑜看在眼里,心中就惦记着要不要做点什么。他既然食君之禄,那就要为君分忧啊。
  方瑜开始为皇帝写奏章节略。先是用小标题概括每本奏折主题,写在第一页,方便皇帝一目了然,起到目录的作用。
  然后在按目录顺序往下写,严格按照记叙文六要素分纲目列出,遇到数据和对比类型的资料就列表。
  如此一顿操作,奏折就由一摞子变成一本子,大大降低了皇帝的工作量。
  和熙帝很高兴。
  作者有话说:
  卡了卡了
  第139章 科举文中的科举文
  皇帝一高兴, 那好事还不赶着来啊。
  对于方瑜这个臣子,和熙帝一开始只是因为绘画而看入了眼。后来又发现这人风趣幽默,总能弄出些新奇玩意, 在文艺方面的造诣很高, 还能替他赚钱。
  现在方瑜在政事上也逐渐崭露头角, 和熙帝也不在单纯把他当成个讨他欢喜的宠臣,开始越来越重用他了。
  和熙帝虽然不是什么圣贤勤政的一代明君,但他做个守成之主还是绰绰有余的。
  他冷眼观察方瑜的品性行动,就算是得到他的宠幸也不骄奢,在他跟前也不会瞎进谗言, 在外面也不掺合结党营私的那一套,几年下来始终如一。
  哪个皇帝能不喜欢这样的臣子呢。
  凡人皆偏心, 皇帝也就是个凡人。
  和熙帝喜欢方瑜的诗和画, 又喜欢他的品性和为臣之道。那么,接下来的提拔也是应有之义了。
  和熙帝病愈后,在朝会上点名表扬方瑜, 又把方瑜写的奏折节略拿给大臣们观看学习。
  如此下来,方瑜就有了能臣的名头, 还是皇帝亲自盖章的那种。
  虽然大家对方瑜的印象还是以画家弄臣居多, 但这也算是方瑜个人形象转型的好开头了。
  这种事情不能操之过急,就像偶像小生要向实力派转型, 那都是要靠成绩一点一点说服大众。
  方瑜没有浮躁,转而沉下心研究起各地的奏折, 又在几件政事上献言献策, 让上面的权臣也注意到了他的存在。
  和熙帝将方瑜看作了自己人, 特意找借口为他升官。
  至此, 方瑜成了他们那科进士中混得最好的人。
  一晃眼, 又到了过年的时候。
  和熙六年,大年初三,方瑜休假在家。
  美臻和冯婉前些日子去别人家赴宴看戏,这戏槽点满满,看得这姑嫂俩回家交流了三天。
  这戏讲得就是穷苦书生开挂的俗套故事,从古至今都是男频文的固定模板。
  “读书科举哪有这么容易,就算我哥这般的才子都要寒窗苦读,哪有时间还出去游湖赏花,这般游手好闲,多半连秀才都考不上。”
  方美臻一脸嫌弃地吐槽道:“都家徒四壁了,还不抄书赚钱,整天四处游荡,还能随便遇上富家小姐,这都是什么故事情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