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节
陶北大惊失色。他定睛一看,只见那漫山遍野插着的军旗上,赫然全都写着“谢”字!而那巨大的声势和烟尘,看起来至少有三五万大军埋伏在此地!!
——谢?!难道是谢无疾??!!怎么可能!!!
“谢无疾,是谢无疾!!!”中原兵们认出旗号,顿时肝胆俱裂。
谢无疾的赫赫威名,所有北方的将士都听过。若是往常,或许不至于一个“谢”字就让众人闻风丧胆。可是现在,在经历过两次偷袭后,本就提心吊胆的士卒们看见“谢”字军旗,只觉自己最糟糕的猜想应验了——蜀军已经知道了他们的意图,谢无疾亲率大军来埋伏他们了!!
“大将军,快下令撤吧!!”陶北的亲兵急道。
陶北心里总觉得不对劲,死死盯着远处冲过来的敌军,试图看出端倪。
可是还没等到他的命令,部分惊恐的士卒就已经开始自行后退了。当阵型出现松动,军心瞬间大乱,大量士卒开始向后溃逃!
连陶北的马也受了惊,不断后退,根本不顾主人的意愿。
敌军越冲越近,陶北看到自己溃散的大军,心都凉了半截。此时即便他不下令撤退也不行了,军队已然丧失了斗志。他只得道:“撤!阵型不能散!!谁也不准乱跑!!违令者杀无赦!!”
传令兵连忙鸣锣,各营军官也急着边撤边重整阵型。可是蜀军并不给他们机会,眨眼工夫就已冲到阵前,对着中原军撤得慢的尾巴撕咬起来!
中原军刚稍许恢复的秩序被这一撕咬,顿时又乱了。士卒们没命地朝来时的路撤去。
这中原军明明也是身经百战的军队,往常并不会如此,可是前几日积压在心底的恐惧被神兵天降的谢无疾大军彻底激发出来,后方的追兵又追得太急,砍瓜切菜般碾压过来,致使中原兵们在逃命的急迫下再发挥不出往日的配合了。
到了这份上,陶北也已无可奈何,在卫兵的保护下快速向后方撤去……
……
……
暝色四合,夜风渐起。
旷野上,许多火把的光芒闪烁着,搭眉丧眼地士兵们正在简陋地搭营烤火,准备凑合熬过一晚,明日继续撤退——他们正是刚刚从山谷口撤下来的中原军。
在山谷口遇伏,中原军被英勇的蜀军撵了两里多远后,蜀军便撤回去了。中原军则又退出了四五里地,最终来到这处旷野。
陶北站在地势略高的土丘上,望着下方垂头丧气的士卒们,眉头拧得能夹死蚯蚓。
过了一会儿,一名亲兵跑了上来,向他汇报:“大将军,十九个营都点过卯了,眼下正在清点伤亡人数。”
中原军还是训练有素的,撤退时虽然因为大军失惊没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但至少各营没有跑散,两个时辰后便成功集结了。若换成一支乌合之众,只怕撤退时阵型一乱,三五天乃至三五个月都没法重整军队。
陶北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道:“把校尉以上的军官都叫来。”
那传令兵忙去叫人了。
不多时,多名军官来到陶北的身旁,向他行礼:“大将军。”
陶北转过身,面对众人。他的脸背对着火光,隐藏在夜色下。人们看不清他的表情,只听得他声音低沉沙哑:“我怀疑,今日我们中计了。”
众人皆是一怔。他们今日的确差点中了埋伏,但是,中计?
陶北缓声道:“今日谷中似有千军万马设伏,可我观察了追兵的数量,从山谷中追出来的人马不过千余人。倘或谷中真有大军,我等只怕早已身首异处,又如何还能站在此处?”
众人哑然。
的确,有些人也已经感觉到不对劲了。刚看到山谷中的阵仗时,他们都以为自己今日要命丧于此了,可等到撤退时,敌人的追兵并不如他们料想得多。
如果山谷中真的是谢无疾领的兵,如果真有那么多人,那么这一次的伏击无疑是非常失败的。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在已经掌握了敌军的动向、并且拥有如此庞大的兵力的情况下,都有把握给敌人造成更大的杀伤。难道谢无疾只有这点本事吗?
陶北又道:“那谢字旗更是古怪。谢无疾身在汉中,如何能插翅飞到此地?区区云阳,又何来如此众多守军?若蜀府常驻大军于此,他何来钱粮养活如此大军?若临时调兵,难道他能夜观天象,算出我将来此地?”
一名军官道:“大将军,眼下天色已晚,不妨明日天明后再派探子去那山谷打探一番?”
陶北点头。其实他现在已经很确定,今日山谷里的敌人是在虚张声势。真有如此庞大的敌军驻扎在附近,他的探子不可能一点迹象都发现不了。
撤兵的时候他就已想到了这一层,本想立刻反杀,只是当时的情形太混乱了,人越多越不好管,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退到安全的地方,重新组织军队了。
陶北寒声道:“明日丑时,让探子出发,回那山谷调查。同时号令全军,加强戒备,防止敌人再度偷袭!”
……
……
翌日天色未明,一队人马便朝山谷处疾驰而去。
待天色微曦,有一支探子回来了,却不是去山谷的,而是陶北前两日派去云阳查探的。
探子回到陶北面前,禀报道:“大将军,云阳县原有一千八百驻军,数日前,大量驻军离开了云阳,只留两百士卒守卫云阳。”
陶北心里咯噔了一下,问道:“那一千六百人去了何处?”
探子摇头:“尚未打听到。”
陶北闭上眼睛,不再言语。
又等了一个多时辰,去山谷的人马回来了,探子们还扛回了几具草扎人和苕帚。
“报告大将军,这是我们在山谷中发现的!山谷中残留了大量草人、绳索、苕帚等物!”
陶北一看那些东西,顿时了然了:正如他所料,昨日山谷中根本没有那么多敌军!敌人布置了大量草人,使军队看起来有庞大的规模,又在山上簸土扬沙,制造巨大的烟尘,仿佛有千军万马正在跑动。可实际上呢?也就只有那千余追兵罢了!
现在,一切都很清楚了。这几日来故弄玄虚,虚张声势的想必就是那云阳的守军。也不知那守军的将领是何人,着实是个能人。他自知兵力不足,援军又来不及赶到,不愿坐以待毙,于是竟然主动出击,想出这些手段虚张声势的手段来吓退敌军。只差一点,他就真的成功了!
只可惜,他遇到的是熟知兵法的陶北,已从这些行动中看出了诸多端倪。
倘若有机会,陶北倒真想将此人收归帐下,日后必能成为一员猛将。
片刻后,陶北先是连声冷笑,随即又高声道:“下令全军,今日暂且休整一日。宰牛杀马,让将士们填饱肚子。夜里好生休息。明日,大军全力出击,进攻云阳!”
云阳,他仍然要去云阳!
无论是先前的潜入偷袭,还是昨日的固布迷阵,敌军的情况都已经非常明显了:他们人手不足,不敢与陶北正面对战!
所谓兵不厌诈,越是势单力薄的军队,越需要虚张声势,吓退敌人;而越是兵强马壮的军队,才越会示弱于敌,诱使敌人轻敌冒进。
于是,敌人越想怎么样,陶北就越不能让他们得逞,只有这样,才能取胜。
陶北的命令下达后,他身边的亲兵想起昨日那漫山遍野的“谢”字旗,还有些心有戚戚。
“大将军,”那亲兵半真半玩笑地试探道,“昨日那谢字旗也是云阳的守军矫造来吓唬人的吧?谢无疾应当不会真的在这里吧?”
“当然。”陶北冷冷道,“他们矫造谢无疾的旗号,可真是露出了一个大破绽,让我愈发确定他们的心虚!”
那亲兵好奇道:“是因为谢无疾人在汉中吗?”
陶北没有摇头。这固然是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却不是如此。他冷笑道:“若是谢无疾,他必定会想尽办法,将我大军歼灭于此,而不是只用这种手段将我吓退。这不是他的行事作风。因此我才说,这是他们的大破绽!”
那亲兵听了这话,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谢无疾果真如此可怕吗?那他不在此地,可真是万幸了……
第256章 计中计中计
确定了敌人只是虚张声势,其实根本就没有所谓大军之后,陶北立刻把这个消息传遍了全军。同时,他也把探子们收缴来的草扎人、苕帚、土簸等物传给众将士看。
中原兵们这才知道,原来把自己吓得魂飞魄散的大军根本不存在,而那位常胜将军谢无疾也压根没来云阳!
陶北又适时地让军官们做了一番动员,挑起了中原军们的斗志。中原军士气大振,势要好好给愚弄他们的敌人点颜色看看!
于是大军休整了一日后,雄赳赳气昂昂地上路,直奔云阳而去!
……
……
山坡上,谢无疾骑在马上,眺望着下方。山上风大,吹得他衣袍翻飞。
山下方的不远处,有一片及腰高的稻田。无风时稻田看起来一片平静,当风吹稻谷波动时,从山上能隐约看出稻田里藏了一些人影,使得稻浪的翻腾受到些许阻滞。
他仔细观察着整个局势,看到不满处,便立刻吩咐传令兵去传令调整,直到整个稻田让他看起来觉得满意。
过了片刻,一骑快马冲了过来。
“将军!”探子骑到谢无疾面前,跳下马道,“中原军已到二平岭!距此还有三里地!”
谢无疾点了点头:“继续打探。”
那探子又飞身上马,疾驰而去。
三里地,大约二至三刻的时间便该到了。谢无疾淡淡吩咐道:“敌军快来了,传令让各营做好准备,不可露出马脚。”
又一名传令兵冲下去传令了。
他们花了这么多天时间,布好了渔网,现在,就只等鱼儿入网了!
……
……
大军尚未到达,陶北帐下的斥候就先来观察地形了。
一支四人小队的斥候骑马来到稻田附近,远远便刹住了马,探头眺望。
“那片稻谷地长得可真茂密,里面会不会有埋伏的敌军?”
“有可能。过去看看。”
做斥候的本就需要深入陷境,虽然危险,但嘉奖也多,斥候们领的俸禄几乎是普通士卒的两倍,若能及时发现敌情,升官发财更有指望。
于是两名探子留在原地,两名探子小心翼翼地向稻田靠了过去。
恰好一阵风吹过,金黄色的稻田如同湖面一般泛起了阵阵涟漪。
一名眼尖的斥候忽然猛地拉住了自己的同伴,不让他继续前进。同伴不解地回头,那名斥候并未出声,只向他使了个眼色。
都是常做斥候的人,立刻就明白了:稻田里有异样!
然而他们表面上都不动声色,没有再深入稻田,又在周围观察了一会儿,假装什么也没发现,立刻调头回去了。
……
……
陶北正领着大军慢慢前行,四名探子快马冲了回来。
“前面情形如何?”陶北问道。
探子道:“大将军,前方二里稻田里有埋伏!”
“什么?”陶北吃了一惊,立刻命令探子将情况详细汇报。
探子道:“我等前去稻田查探时,风一吹,稻田里明显有硬物。形似人,必是那日谷中见过的草扎人!”
陶北一愣。敌军竟然又在稻田里布置了草扎人?
lt;/divgt;
lt;/divgt;
——谢?!难道是谢无疾??!!怎么可能!!!
“谢无疾,是谢无疾!!!”中原兵们认出旗号,顿时肝胆俱裂。
谢无疾的赫赫威名,所有北方的将士都听过。若是往常,或许不至于一个“谢”字就让众人闻风丧胆。可是现在,在经历过两次偷袭后,本就提心吊胆的士卒们看见“谢”字军旗,只觉自己最糟糕的猜想应验了——蜀军已经知道了他们的意图,谢无疾亲率大军来埋伏他们了!!
“大将军,快下令撤吧!!”陶北的亲兵急道。
陶北心里总觉得不对劲,死死盯着远处冲过来的敌军,试图看出端倪。
可是还没等到他的命令,部分惊恐的士卒就已经开始自行后退了。当阵型出现松动,军心瞬间大乱,大量士卒开始向后溃逃!
连陶北的马也受了惊,不断后退,根本不顾主人的意愿。
敌军越冲越近,陶北看到自己溃散的大军,心都凉了半截。此时即便他不下令撤退也不行了,军队已然丧失了斗志。他只得道:“撤!阵型不能散!!谁也不准乱跑!!违令者杀无赦!!”
传令兵连忙鸣锣,各营军官也急着边撤边重整阵型。可是蜀军并不给他们机会,眨眼工夫就已冲到阵前,对着中原军撤得慢的尾巴撕咬起来!
中原军刚稍许恢复的秩序被这一撕咬,顿时又乱了。士卒们没命地朝来时的路撤去。
这中原军明明也是身经百战的军队,往常并不会如此,可是前几日积压在心底的恐惧被神兵天降的谢无疾大军彻底激发出来,后方的追兵又追得太急,砍瓜切菜般碾压过来,致使中原兵们在逃命的急迫下再发挥不出往日的配合了。
到了这份上,陶北也已无可奈何,在卫兵的保护下快速向后方撤去……
……
……
暝色四合,夜风渐起。
旷野上,许多火把的光芒闪烁着,搭眉丧眼地士兵们正在简陋地搭营烤火,准备凑合熬过一晚,明日继续撤退——他们正是刚刚从山谷口撤下来的中原军。
在山谷口遇伏,中原军被英勇的蜀军撵了两里多远后,蜀军便撤回去了。中原军则又退出了四五里地,最终来到这处旷野。
陶北站在地势略高的土丘上,望着下方垂头丧气的士卒们,眉头拧得能夹死蚯蚓。
过了一会儿,一名亲兵跑了上来,向他汇报:“大将军,十九个营都点过卯了,眼下正在清点伤亡人数。”
中原军还是训练有素的,撤退时虽然因为大军失惊没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但至少各营没有跑散,两个时辰后便成功集结了。若换成一支乌合之众,只怕撤退时阵型一乱,三五天乃至三五个月都没法重整军队。
陶北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道:“把校尉以上的军官都叫来。”
那传令兵忙去叫人了。
不多时,多名军官来到陶北的身旁,向他行礼:“大将军。”
陶北转过身,面对众人。他的脸背对着火光,隐藏在夜色下。人们看不清他的表情,只听得他声音低沉沙哑:“我怀疑,今日我们中计了。”
众人皆是一怔。他们今日的确差点中了埋伏,但是,中计?
陶北缓声道:“今日谷中似有千军万马设伏,可我观察了追兵的数量,从山谷中追出来的人马不过千余人。倘或谷中真有大军,我等只怕早已身首异处,又如何还能站在此处?”
众人哑然。
的确,有些人也已经感觉到不对劲了。刚看到山谷中的阵仗时,他们都以为自己今日要命丧于此了,可等到撤退时,敌人的追兵并不如他们料想得多。
如果山谷中真的是谢无疾领的兵,如果真有那么多人,那么这一次的伏击无疑是非常失败的。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在已经掌握了敌军的动向、并且拥有如此庞大的兵力的情况下,都有把握给敌人造成更大的杀伤。难道谢无疾只有这点本事吗?
陶北又道:“那谢字旗更是古怪。谢无疾身在汉中,如何能插翅飞到此地?区区云阳,又何来如此众多守军?若蜀府常驻大军于此,他何来钱粮养活如此大军?若临时调兵,难道他能夜观天象,算出我将来此地?”
一名军官道:“大将军,眼下天色已晚,不妨明日天明后再派探子去那山谷打探一番?”
陶北点头。其实他现在已经很确定,今日山谷里的敌人是在虚张声势。真有如此庞大的敌军驻扎在附近,他的探子不可能一点迹象都发现不了。
撤兵的时候他就已想到了这一层,本想立刻反杀,只是当时的情形太混乱了,人越多越不好管,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退到安全的地方,重新组织军队了。
陶北寒声道:“明日丑时,让探子出发,回那山谷调查。同时号令全军,加强戒备,防止敌人再度偷袭!”
……
……
翌日天色未明,一队人马便朝山谷处疾驰而去。
待天色微曦,有一支探子回来了,却不是去山谷的,而是陶北前两日派去云阳查探的。
探子回到陶北面前,禀报道:“大将军,云阳县原有一千八百驻军,数日前,大量驻军离开了云阳,只留两百士卒守卫云阳。”
陶北心里咯噔了一下,问道:“那一千六百人去了何处?”
探子摇头:“尚未打听到。”
陶北闭上眼睛,不再言语。
又等了一个多时辰,去山谷的人马回来了,探子们还扛回了几具草扎人和苕帚。
“报告大将军,这是我们在山谷中发现的!山谷中残留了大量草人、绳索、苕帚等物!”
陶北一看那些东西,顿时了然了:正如他所料,昨日山谷中根本没有那么多敌军!敌人布置了大量草人,使军队看起来有庞大的规模,又在山上簸土扬沙,制造巨大的烟尘,仿佛有千军万马正在跑动。可实际上呢?也就只有那千余追兵罢了!
现在,一切都很清楚了。这几日来故弄玄虚,虚张声势的想必就是那云阳的守军。也不知那守军的将领是何人,着实是个能人。他自知兵力不足,援军又来不及赶到,不愿坐以待毙,于是竟然主动出击,想出这些手段虚张声势的手段来吓退敌军。只差一点,他就真的成功了!
只可惜,他遇到的是熟知兵法的陶北,已从这些行动中看出了诸多端倪。
倘若有机会,陶北倒真想将此人收归帐下,日后必能成为一员猛将。
片刻后,陶北先是连声冷笑,随即又高声道:“下令全军,今日暂且休整一日。宰牛杀马,让将士们填饱肚子。夜里好生休息。明日,大军全力出击,进攻云阳!”
云阳,他仍然要去云阳!
无论是先前的潜入偷袭,还是昨日的固布迷阵,敌军的情况都已经非常明显了:他们人手不足,不敢与陶北正面对战!
所谓兵不厌诈,越是势单力薄的军队,越需要虚张声势,吓退敌人;而越是兵强马壮的军队,才越会示弱于敌,诱使敌人轻敌冒进。
于是,敌人越想怎么样,陶北就越不能让他们得逞,只有这样,才能取胜。
陶北的命令下达后,他身边的亲兵想起昨日那漫山遍野的“谢”字旗,还有些心有戚戚。
“大将军,”那亲兵半真半玩笑地试探道,“昨日那谢字旗也是云阳的守军矫造来吓唬人的吧?谢无疾应当不会真的在这里吧?”
“当然。”陶北冷冷道,“他们矫造谢无疾的旗号,可真是露出了一个大破绽,让我愈发确定他们的心虚!”
那亲兵好奇道:“是因为谢无疾人在汉中吗?”
陶北没有摇头。这固然是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却不是如此。他冷笑道:“若是谢无疾,他必定会想尽办法,将我大军歼灭于此,而不是只用这种手段将我吓退。这不是他的行事作风。因此我才说,这是他们的大破绽!”
那亲兵听了这话,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谢无疾果真如此可怕吗?那他不在此地,可真是万幸了……
第256章 计中计中计
确定了敌人只是虚张声势,其实根本就没有所谓大军之后,陶北立刻把这个消息传遍了全军。同时,他也把探子们收缴来的草扎人、苕帚、土簸等物传给众将士看。
中原兵们这才知道,原来把自己吓得魂飞魄散的大军根本不存在,而那位常胜将军谢无疾也压根没来云阳!
陶北又适时地让军官们做了一番动员,挑起了中原军们的斗志。中原军士气大振,势要好好给愚弄他们的敌人点颜色看看!
于是大军休整了一日后,雄赳赳气昂昂地上路,直奔云阳而去!
……
……
山坡上,谢无疾骑在马上,眺望着下方。山上风大,吹得他衣袍翻飞。
山下方的不远处,有一片及腰高的稻田。无风时稻田看起来一片平静,当风吹稻谷波动时,从山上能隐约看出稻田里藏了一些人影,使得稻浪的翻腾受到些许阻滞。
他仔细观察着整个局势,看到不满处,便立刻吩咐传令兵去传令调整,直到整个稻田让他看起来觉得满意。
过了片刻,一骑快马冲了过来。
“将军!”探子骑到谢无疾面前,跳下马道,“中原军已到二平岭!距此还有三里地!”
谢无疾点了点头:“继续打探。”
那探子又飞身上马,疾驰而去。
三里地,大约二至三刻的时间便该到了。谢无疾淡淡吩咐道:“敌军快来了,传令让各营做好准备,不可露出马脚。”
又一名传令兵冲下去传令了。
他们花了这么多天时间,布好了渔网,现在,就只等鱼儿入网了!
……
……
大军尚未到达,陶北帐下的斥候就先来观察地形了。
一支四人小队的斥候骑马来到稻田附近,远远便刹住了马,探头眺望。
“那片稻谷地长得可真茂密,里面会不会有埋伏的敌军?”
“有可能。过去看看。”
做斥候的本就需要深入陷境,虽然危险,但嘉奖也多,斥候们领的俸禄几乎是普通士卒的两倍,若能及时发现敌情,升官发财更有指望。
于是两名探子留在原地,两名探子小心翼翼地向稻田靠了过去。
恰好一阵风吹过,金黄色的稻田如同湖面一般泛起了阵阵涟漪。
一名眼尖的斥候忽然猛地拉住了自己的同伴,不让他继续前进。同伴不解地回头,那名斥候并未出声,只向他使了个眼色。
都是常做斥候的人,立刻就明白了:稻田里有异样!
然而他们表面上都不动声色,没有再深入稻田,又在周围观察了一会儿,假装什么也没发现,立刻调头回去了。
……
……
陶北正领着大军慢慢前行,四名探子快马冲了回来。
“前面情形如何?”陶北问道。
探子道:“大将军,前方二里稻田里有埋伏!”
“什么?”陶北吃了一惊,立刻命令探子将情况详细汇报。
探子道:“我等前去稻田查探时,风一吹,稻田里明显有硬物。形似人,必是那日谷中见过的草扎人!”
陶北一愣。敌军竟然又在稻田里布置了草扎人?
lt;/divgt;
lt;/div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