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
  九郎离开宝慈宫的时候,暮色已经悄然袭上天际。冯勉在宫外大概是等了许久,见到九郎出来,便忙不迭地迎上去搀扶他登上坐辇。
  华盖升起,坐辇缓缓朝着凝和宫方向前行。
  薄暮暝暝,朱色宫墙那端的花枝已有凋零之态,晚风还带着余温,落花却已簌簌飘飞远去。
  远处宫阙檐角的铜铃发出清越之声,细碎如泉溅。他坐在渐渐黯淡下来的光色中,一天的所见之景如同飞快划过的画卷,连续不断地在眼前翻卷。
  纵然想让自己定下心来,却又谈何容易!
  头痛欲裂的感觉一直持续到九郎回到凝和宫还未停歇。冯勉搀扶着他的时候,明显觉得九郎脚步沉重。
  “九哥想来是累了,奴婢这就叫他们送饭菜上来。”他殷勤地说着,转身便又吩咐其他内侍。九郎跨进书房便坐在了窗前,再也不想多说一句话。
  冯勉颇为贴心地在离去时将书房门悄悄带上,于是这一室寂静便留给了九郎。
  可是他的心还是一刻都静不下来。
  暮色满庭,树影婆娑,可是他甚至不敢多看一眼,因为他都不知双澄此时此刻去了哪里,又在做着什么。
  她曾是如云朵一般柔软的人,他也以为她是这世上最为简单的少女,可是直至今日听得她所说的一切,才让他知晓了那么多不堪聆听的往事。
  宝慈宫内,当他再度看到太后与官家的时候,他便无法控制地想到了双澄说的事情。
  关于怀思太子,关于傅泽山一家,关于那场令新宋惨败的征战。
  官家与太后依旧坐享尊贵,可是许多人在那场浩劫中无辜死去,直至今日都不得昭雪。
  然而他却无法当着他们的面质问,甚至没有办法提及一句。
  只要他一旦提及,换来的只会是斩尽杀绝,不留痕迹。
  ——可是双澄这样离去,为的难道就只是所谓的无法面对?
  九郎乏力地撑着前额,没法再往下想。
  房门被轻轻推开,冯勉带着两名黄门探身进来,将饭菜放在了桌上。“九哥,您奔波了一天,快些用餐吧。”
  他睁开眼睛,望着冒着热气的饭菜,不由又想到了双澄曾为他所做的一切。心中一阵酸涩难忍,不由侧过脸去。
  冯勉屏退了其他人,不无忧虑地望着他道:“太后娘娘的病情还不知到底会怎么样,您可要千万保重自己。”
  “我知道……”他低声说了一句,又道,“今日外出所遇到的事情,绝对不能被官家知道,你可明白?”
  “奴婢自然明白。”冯勉更是惶恐不安,“本来九哥擅自出去就是不妥的,再加上九哥还险些被歹人害了,奴婢们要是胆敢泄露一句,那也是给自己找死路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惴惴不安地窥视着九郎的神色,过了片刻,又道:“可是九哥之前说……双澄不见了?那以后还能将她找回来吗?”
  九郎抿紧了唇摇了摇头,不知是觉得不能还是无法回答。
  冯勉还待开口,九郎却忽而道:“近来嬢嬢可曾派人出去过?”
  他愣了愣,道:“奴婢也不是很清楚,但宝慈宫内几个品阶高的内侍都一直呆在大内,倒是没出去过。太后这段时间精神也不太好,很少出寝宫,只有淮南王去探望过几次,听说言谈甚好。”
  九郎缓缓地转过双目,望着冯勉不语。
  “九哥在想什么事?”冯勉忐忑地问道。
  他却只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这个夜间,九郎依旧如同昨夜一样,只是睁着眼睛躺在黑暗中。手中的双燕荷包微微发凉,簌簌落落的流苏被他攥在掌心,然而那个曾经爱之不释手的小小姑娘,却已如不知去向的燕,消失在苍茫夜色中。
  他没法入睡。
  与她相识以来的一幕幕场景鲜明镌刻在心间,叫人不忍回顾亦不能遗忘。
  可是,就在这纷繁缭乱的场景划过脑海之际,他却好似隐约想到了什么。
  那个在汴梁城外出现的淡妆女子,初时便觉似曾相识,可是后来他却因见到了双澄而被惊扰了心思,完全没有想起究竟是在何时何地见过她。
  如今却在这凌乱纷杂的记忆碎片中,倏忽闪现了一张脸孔,与船头的女子悄然相合。
  亳州。茶肆。琵琶女。
  九郎的心猛地一紧。
  ******
  次日天色刚刚发白之时,他没有等冯勉进来侍候,便自己整束衣装,推开了房门。
  尚在庭院洒扫的小黄门诧异地望着九郎。
  “早朝可曾开始?”九郎沉声问道。
  小黄门结结巴巴地道:“应该刚刚开始,殿下,是要过去?”
  他却道:“叫冯勉去崇政殿外候着,早朝一罢,便请淮南王来一趟凝和宫。”
  冯勉在得到此传话后也是颇为意外,但还是依照九郎的命令去了那里等待。
  朝阳缓缓升起,金芒洒满宫阙高墙,凝和宫中却还是寂静。
  九郎独自坐在偏殿一室,望着窗上光影斑斑驳驳,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却听得门外脚步声响,随后,门扉轻轻打开,冯勉恭谨道:“九哥,淮南王已到。”
  九郎不动声色地站了起来,朝着门口的方向深揖。“恭迎皇叔。”
  “令嘉怎会忽然请我到此?”淮南王一笑和悦,举步而入,“难道是要与我饮酒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