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道士 第79节
“这个巫术是不是只有你们这里的历代大祭司才会?”
“我们世代守护着后面的神山,据说很早以前还有一个部落曾经逃出了这里,他们带走了一部分属于羌族的东西,也带走了尚在襁褓中的族长,所以现在我们这儿是没有族长的,由我这个大祭司暂行族长的权力。”
接着他们便被带离了帐篷,外面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
羌族人很好客。他们准备了美酒,一种用青稞酿的土酒。火上正烤着香气四溢、金黄滴油的肥羊。
云大祭司安排查文斌和自己坐在一起,其他人则绕着中间的火堆围成了一个圈。
有很多少年和少女戴着用羽毛编织的面具围着他们跳起了最原始的舞蹈,嘴里用那种高原特有的嗓音唱出了优美而高亢的旋律。他们用动物的筋做弦,用大块的牛皮做鼓,手里拿着各种动物的骨骼互相碰撞,作为宴会的伴奏。
虽然和他们的语言不通,但是男人之间酒便是最好的沟通工具。横肉脸不仅身手好力气大,那酒量自然也不是盖的,白天那个被他打翻在地的汉子和他在酒桌上依旧还在交锋。两人用有些简陋的泥壶直接对干了起来,颇有几分相见恨晚的意思。
倒是老刀他们只是象征性地举了碗,作为一个出色的军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是最重要的。
查文斌和云大祭司道明了自己的来意——他到这儿来就是为了找一个远古的遗迹,现在看来大致就是那座所谓的神山。
云大祭司说只要他们能进去,自己便不会阻拦,就和当年祖先让那位姓常的人进去一样,他们相信这座神山只会让有缘的人活着走出来。
还有一件事,一直是查文斌的心病,借着这个机会,他说道:“今天我发现那位壮士身上的腰牌上刻着一种字符,我想请教云大祭司,这可是族中使用的文字?”
在得到云大祭司肯定的答复后,查文斌有些喜出望外,他马上就摊开一张纸,蘸上红色的朱砂把那早已印在大脑里的七十二个大字一字不漏地临摹下来,就连字迹都基本是参考了原稿,然后呈给了大祭司。
大祭司接过来,借着火光眯着眼睛一看,当即脸色一变,问道:“你是从哪里得来的这篇东西?”
查文斌便把这东西出自将军庙的事儿跟大祭司描述了一番。这老头有些不可思议地听完了这段故事,然后惊道:“中原人对巫术的运用竟然到了如此出神入化的地步,那人能够活着走出去也真是一种造化。”
云大祭司带着查文斌急匆匆地回了自己的屋子。他按照书稿上的文字一字不差地翻译成了汉字,写在羊皮卷上,交给了查文斌。
云大祭司有些激动地说道:“我们每一代大祭司都一直读这些从中原流传进来的道家知识,洗涤自己那被侵蚀的灵魂,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想过把这巫术和道家相结合。这人却做到了,难怪他能活着走出去。”
查文斌接过羊皮卷一看,全文字节中有不少自己熟知的道家修炼法门,还有一些则是自己从未见过的,文中详细记载此门道法的运用和对道家符咒中最为高深的鬼篆的解读。
这一夜,两人坐席而谈,一个精通巫术的祭司和一代道家掌门终于完全解开了这本《如意册》的真实文本。
云大祭司的案头摆放着不少中原道家思想书籍,其中便有老子的道德经,更有那本关于后来道教一切理论知识的大典,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
早在五千年前,由伏羲画八卦,并创六十四卦。伏羲是根据大自然的现象画出八卦。当时伏羲氏发现了不少宇宙奥秘,但未有文字之记载而失传。至周文王时,被文王揭发了伏羲氏所发现的奥秘,经文王参透八卦奥秘后,发现内里是包罗宇宙奥秘,同时具备有关人生的一切原理、原则。后文王作易,以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记下宇宙所存在的六十四条大道理,传于后世。
而另一位则是老子,这位在道教被奉为太上老君的真神,据说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按照他们两人的推断,如果把昆仑神人作为一切起源的话,那么这里就是第一代中国神话人物的诞生地,那是在五千年前。
然后三千年前有一支部落从这里迁徙了出去,最终到达了四川平原一带,形成了一个新的族群。这个种族就是后来蚕丛和鱼凫王建立的古蜀国。从此,蜀山一脉开启了中国神话历史的第二个高潮,并在此以后再无井喷式的传说。因为这个国家到了战国时代终于被秦所灭。
而彭祖则是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的玄孙,相传他活了八百年,被道教列为了仙真。而颛顼帝则是统一了那支外迁的羌氐,蚕丛和鱼凫王也皆是他的后裔,也就是说颛顼帝极有可能是那位被从这里带走的族长。
道教是以《易经》和老子的《道德经》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建立的,它吸收了道家的思想,但又有别,最终这种依托了道家思想建立起来的宗教便被称之为道教。
但查文斌把它称为最原始雏形的道教,因为这时候的道教还是以一种理论知识为传播的宣传思想的宗教,并没有演化出现在的各种符咒、法门和阵法,那时候应该也还不具备通神的本领。
而在那个神话时代,唯一具备运用超自然能力的就是羌族巫术!
根据云大祭司的讲解,他们巫术主要有这么几样本事:第一是气血。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让受伤的人尽快康复,主要用于治疗疾病和伤残,这一点在三足蟾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最大的本事便是可以让受伤的人在短时间内痊愈。
云大祭司说,根据记载,这山上以前确实是有一种神兽有这样的本领,但相传在那一次的部族分家中被人带走,现在看来就是被带到了蕲封山!
第二是灵慧。在上古时期,力量和智慧的结合就可以主宰他人的命运。灵慧,也就大祭司,他的智慧至高无上,可以呼风唤雨,在部族有主要领导地位。
在这里,大祭司就是查文斌对面的云;而在四川,则是那个黄金面具了!
这一点,云大祭司和那个黄金面具不同,或许是他们这儿才是神的起源,有足够的动物自己来祭祀;而远在四川的那一支为了感应天神,就不得不迫使本族的人以生命为代价来祭祀他们的神。
第三个是预思。以本族最优秀的男人或女人作为苗子,调教他们的预感能力,有点像先知的感觉,用来判断未来的走向,主要是天气、收成,等等。
最后一个便是摄魂。跟查文斌他们这样的道士有些类似,只不过善于进行死术,有让人起死回生还魂之术,也有令人长生不死的不死巫术。但每一次行摄魂术都需要大祭司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所谓的长生不死也不过是活得较长罢了。
查文斌说,这些巫术和现在他所学的道派是非常接近的。因为道家思想分别就对应了用符咒治病,也就是驱邪;然后便是求雨、祈福一类的法事;再一个就是算卦、占卜、看命理。虽然查文斌不敢说自己能够让人起死回生,但道士们另外一样本事就是和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打交道。
他们两人豁然发现这种远古的巫术就是现在查文斌所用的道术雏形。只是道教拥有更为完整的理论思想和学术体系。
查文斌画了一些自己常用的符咒给云大祭司看,其中不少连查文斌本人都不能理解的符字都被一一证明是来自这种古老的羌族文化。
到这里,一个道教的真实来源已经完全展现在他们面前。
根据他们的推算,那位姓常的人应该是在两年五百年到三千年前来的这里。他带来了大量的中土道家思想和典籍。作为交换,这里的大祭司教会了他远古的羌族巫术,便让他成功地走出了这第一代神话的发源地。
此后,这位常姓人士开始尝试着用这种巫术和道家思想相结合,逐渐让道教有了最原始的雏形:这时候的道教拥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相应的修炼法门。
但是因为这里的族长,也就是部落的王已经出走,所以还有一些掌握在王手里的更高巫术没有流传出来。一直到很多年后,有一位天纵奇才到了蕲封山。
迁移出去的部族发现仅仅用巫术是无法完成重生和长生不老的,于是一个道教雏形的门徒运用五行阴阳和八卦之术帮助他们完成了这种心愿,并应该获取了更为高级的巫术法门,从而创下了这本现在放在他们眼前的《如意册》。
一共七十二个字,里面蕴含的东西仿佛包罗了整个世界。单单是翻译出来的文字就恐怕需要查文斌用一生去解读。
第215章 神话的论证
那一晚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即现代道教是以两本经书作为理论基础,以羌族巫术作为道法来源,互相融合形成的。
流传出去的巫术被以三种形式加以保留:分别是纯正的羌族巫术、融合了道家法术的《如意册》这类改良版,还有一种则是发展成让查文斌和云大祭司都深恶痛绝的鬼道之术。
巫术源自于对神灵之力的感性,这种古老而神秘的力量其实应该是最接近原始的那些神话传说中拥有通天本领的人。
这一晚,云大祭司和查文斌秉烛夜谈。查文斌告诉了大祭司很多他对于道的理解,同时云大祭司也弥补了查文斌很多符咒的画法,时过境迁,那些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用古老文字撰写的符咒很多都已经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错误。
可以说,这是在师父死后,查文斌最有收获的一次关于道教的经历。云大祭司的出现弥补了过去好多已经逐渐失去威力的符咒,那些古老而难懂的咒语都被一一再次还原,并得到了相应的修改。
第二日,查文斌决定进山一探。云大祭司的主张是不阻止,在他看来,神灵自然会愿意接待他所待见的人,要是不受待见则肯定会予以惩罚。他们都是神的子民,他们相信神拥有更高的法力,是没有人可以进行破坏的。
在接受了云大祭司的祝福之后,查文斌带着这群人朝着那座世人心中的圣山,被誉为“华夏之源”的真正的昆仑主峰进发,那个传说中是西王母的道场,拥有无数仙家飞升的历史和满地的灵药,以及千百年来争相传诵的瑶池仙境!
这个寨子的后面常年云雾笼罩,也就是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圣山才会拨开云雾见天日。据说那一天也是西王母的生日。云大祭司说,这座山他从未看见过顶,每年难得见的那一次,也是隐约的一个轮廓。
关于西王母的信仰在中国由来已久。最早的《山海经·西次三经》中记载说: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载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是说,西王母大致像个人,形状威猛,掌管灾厉也就是瘟疫和刑罚的怪物。
而另外一本收录了中国神仙大典的《列仙全传》则记载:西王母即龟台金母也,系西华至妙洞阴之极尊,育化诞生于神州伊川,俗姓侯或杨,讳回,字婉妗,一字太虚。意思是说,西王母是汇集西华奇妙真气,降诞于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先居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阴灵真气,是洞阴至尊。
而查文斌所学的道家典藏《道藏道迹经》中是这么记载的:王母上殿东西坐,着黄金褡辱,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戴太真晨缨之冠,履玄凤文之,观之,年方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灵颜绝世,真灵人也。在这本道家典籍中,西王母已经被人化,不仅风姿绰约,而且看上去只有三十岁左右。
总之,这位被神话了的女神在中国漫长古老的神话时代一直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道书古籍中,多次记载西王母显圣遣使下凡,曾经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帮助黄帝打败蚩尤、授天下地图予舜帝整治国家、遣二十三女云华夫人下凡助大禹治水,而幸睹圣颜者,则有以孝闻名乡里的舜帝、游瑶池拜金母的穆天子以及好神仙之术的汉武帝等。
更为著名的就是她的蟠桃了,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凡人食用能够成仙,并能长生不老。总之,她是一位凌驾于众仙之人的存在,因为所有的神话故事里都没有提到一点,那就是神仙也不一定就是不会死的!假如说,神仙也有寿命的话,只是比凡人长,那么这位西王母手中能够延年益寿、永驻青春的蟠桃岂不成了所有人都垂涎的无上宝物?
所以关于这位真神,历来都是长生不老的传说,但是查文斌是不相信会有蟠桃这种东西存在的,因为古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向往创造出这么一个人物来进行膜拜,用来鞭策自己朝着长生的方向发展。但是无论是君王,还是平民,或者方士们,都发现这种追求似乎是行不通的,就是秦始皇也不例外,于是乎,就有人开始兴建另外一个世界:冥界,这是一个人死后的世界,同时伴随着人们寄希望于死后的轮回和对子孙的庇护,宗教开始真正兴起了!
当巫术与道家理论完美结合,道教开始在中华大地风生水起。在《易经》的指导下,道士们开始能够运用天象、五行、阴阳、风水驾驭远古巫术这种神秘的自然力量,然后配合大量的道家典籍修炼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这样一个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据了本土第一大宗教的道教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历史。
因为文字的局限和消亡性、历史的波动和不确定性,口口相传的咒语存在的失真性,以及其他宗教的兴起,道教终究开始隐隐失去了第一大宗教的风光,并开始有了衰退之象,连同那些古老的巫术以及占卜和风水面相学一同开始消失在一波又一波的时代大潮中。
在前往神山的路上,老王也对这个据说是西王母地盘的圣山有了兴趣。他说:“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儿,有一伙儿盗墓贼掏了战国时期魏襄王的陵墓,这帮子家伙里头还有一个当时有点文化的人,比较喜欢收藏战国时代的竹简。他这些竹简里头,有一本竹简是用小说形式描写的,就是让后世十分震惊的旷世奇书《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记录了西周五世国君周穆王的生平,这本书里清晰地记载了周穆王西征时,与西王母对歌,并向西王母敬献礼物的情节。这周穆王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西周出土的青铜礼器都证实了这个人物的存在。他就是周武王的曾孙,周昭王的儿子,名叫姬满。
既然周穆王是确实存在的,那么西王母,嘿嘿,存在的可能性是非常之大的,而且这本书至少成书于战国之前。很有可能是根据当时的一些野史和民间传说撰写的,不能说可信度有多高,但还有一本正史也有类似的记载,那便是《史记·周本纪》中记载:穆王十七年,西巡狩,见西王母。
超子听得颇有兴趣,这一路上权当是给自己解乏了:“文斌哥,不是说这西王母是个怪物吗?”
老王接着说道:“非也,在我看来,我更加认同文斌刚才所讲述的道家典籍中的记载,而不是《山海经》,我相信她是一位风姿绰约的大美人。因为在中国最早的时候是奉行过母系氏族的,而且远古部落多以动物作为图腾,比如现在我们所说的炎黄子孙的图腾:龙!但是西王母被形容成了一个豹尾、虎齿、善啸的怪物,则极有可能是他们当时部落的图腾就是虎和豹组成的。”
“为了加大部落的影响力和西王母的领导,于是人们就把她神化了,成了个半人半兽的妖怪。上古时期,人们崇尚巫术。掌握巫术的人,往往就是氏族最高的统治者,比如云大祭司就是这样,在失去族长后他便成为了这支被遗忘的羌族的首领。”
“所以西王母被神化的可能性很大。至于为什么被长生只有两个可能:一是她掌握了很强大的巫术,能够青春永驻、长生不老。这个,文斌你觉得有可能吗?”
查文斌也不是很确定:“这个我不好说,巫术这种东西的强大,昨晚我算是见识到了,确实有一些神鬼通天之术的存在。但是若要不死不灭,那除非是能够逆天而为,不排除这位西王母手上掌握了强大的巫术,甚至是所有巫术的起源之祖。”
老王点点头道:“还有一个便是,这个西王母根本就是个代号而已,就像我们称中原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皇帝一样。每一朝的君王都有个统称叫皇帝,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身份的象征。那么,如果这个部族还一直存在的话,岂不是西王母也一直存在?”
查文斌有些累了,这两天他所知道的东西几乎能把整个道教的发展史完全地连贯一遍,连同自己那些原本不识,只知道用的咒语和符字也弄明白了一部分其中的含义,单凭这个,已经是天大的收获了。可以说,如果他有朝一日能够参透《如意册》,那么当真还有可能成为一代宗师。
“不管了,若真有其人,我相信也会留下蛛丝马迹的。这个地方人迹罕至,就算过了几千年光景,总还得留下点儿什么。既然日月双轮是从这里出去的,那么说明我们至少是来对了地方。”
就在查文斌和老王聊得很投机的时候,走在前面的哲罗和超子突然发现前方出现了一个古怪的东西:两根拔地而起的大柱子分别矗立在两旁,只留下中间一条还算平整的过道。哲罗说道:“前面那石头好气派,真的挺像一大门啊!”
查文斌听闻抬头一看,隐约却发现了有一点不妥之处,因为那门里面似乎有一支队伍正在往外走,而且他看到那支队伍领头的人竟然是哲罗!
第216章 师祖李白之路
“停下!”查文斌大声喊道。
不知发生何事的哲罗和超子停了下来:“怎么了?”
查文斌惊讶地问道:“你们没看见?”
超子有些糊涂地问道:“看见什么了?”
查文斌指着那两根柱子说道:“那儿有面镜子!”
超子回头一看,道:“哪有镜子?”
查文斌再看时,哪儿还有倒影,就是这么一条光秃秃的路两边矗立着大石柱子而已,难道是自己眼花了?
“不可能,我明明看见了!”查文斌坚决地说道。
超子有些关心地说道:“文斌哥,你是不是太累了,眼睛有些吃力了,要不我们歇歇?”
查文斌也不再多言,因为大部分人已经跟看见鬼一样在看着他了,那就当是自己眼花了吧,这时老刀说道:“高原上的雪一般都是冻住的状态,在一些特殊的角度容易反射,往往一闪而逝,不奇怪,走吧。”
“走吧,可能是我看花眼了。”查文斌不想再多说了,有的事情越说往往越玄乎,索性便不说了。
就在队伍准备走的时候,卓雄悄悄走到查文斌身边,道:“我也看见了。”
“看见什么了?”查文斌小心地问道。
“对面有个镜子,但是我看见镜子里只有四个人。”
“哪四个?”
“我、你,还有超子和那个向导,其他人都没有看到。”
查文斌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前后左右看了看,其他人都是一脸正常的样子。他对卓雄说道:“不要声张,就当没看见。”
卓雄点点头,重新回到他自己原本站着的位子上,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穿过这两个有些奇怪的柱子,前方开始出现了起伏的山峦景象,但是齐雪线以上的部位,基本都弥漫在一层白茫茫的雾里,什么都看不到。
雪线以下的地方,光秃秃的岩石峭壁,很少能看到绿色,这多半也跟这么恶劣的自然环境有关。这一次他们是沿着一条河流而上的,河里流淌着的怕是那雪山之上千年冰雪所融化,喝上一口甘甜无比,顺着河流去追寻历史是非常简单而且有效的办法。如果某一片区域有人活动过,那么就离不开水源。正是因为人们逐水而居的习惯才会使得中国拥有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文明。
但是这儿,别说是人类活动的痕迹,就连动物都非常少见,只有天空中偶尔飞过的几只苍鹰在上空盘旋着。
“我们世代守护着后面的神山,据说很早以前还有一个部落曾经逃出了这里,他们带走了一部分属于羌族的东西,也带走了尚在襁褓中的族长,所以现在我们这儿是没有族长的,由我这个大祭司暂行族长的权力。”
接着他们便被带离了帐篷,外面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
羌族人很好客。他们准备了美酒,一种用青稞酿的土酒。火上正烤着香气四溢、金黄滴油的肥羊。
云大祭司安排查文斌和自己坐在一起,其他人则绕着中间的火堆围成了一个圈。
有很多少年和少女戴着用羽毛编织的面具围着他们跳起了最原始的舞蹈,嘴里用那种高原特有的嗓音唱出了优美而高亢的旋律。他们用动物的筋做弦,用大块的牛皮做鼓,手里拿着各种动物的骨骼互相碰撞,作为宴会的伴奏。
虽然和他们的语言不通,但是男人之间酒便是最好的沟通工具。横肉脸不仅身手好力气大,那酒量自然也不是盖的,白天那个被他打翻在地的汉子和他在酒桌上依旧还在交锋。两人用有些简陋的泥壶直接对干了起来,颇有几分相见恨晚的意思。
倒是老刀他们只是象征性地举了碗,作为一个出色的军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是最重要的。
查文斌和云大祭司道明了自己的来意——他到这儿来就是为了找一个远古的遗迹,现在看来大致就是那座所谓的神山。
云大祭司说只要他们能进去,自己便不会阻拦,就和当年祖先让那位姓常的人进去一样,他们相信这座神山只会让有缘的人活着走出来。
还有一件事,一直是查文斌的心病,借着这个机会,他说道:“今天我发现那位壮士身上的腰牌上刻着一种字符,我想请教云大祭司,这可是族中使用的文字?”
在得到云大祭司肯定的答复后,查文斌有些喜出望外,他马上就摊开一张纸,蘸上红色的朱砂把那早已印在大脑里的七十二个大字一字不漏地临摹下来,就连字迹都基本是参考了原稿,然后呈给了大祭司。
大祭司接过来,借着火光眯着眼睛一看,当即脸色一变,问道:“你是从哪里得来的这篇东西?”
查文斌便把这东西出自将军庙的事儿跟大祭司描述了一番。这老头有些不可思议地听完了这段故事,然后惊道:“中原人对巫术的运用竟然到了如此出神入化的地步,那人能够活着走出去也真是一种造化。”
云大祭司带着查文斌急匆匆地回了自己的屋子。他按照书稿上的文字一字不差地翻译成了汉字,写在羊皮卷上,交给了查文斌。
云大祭司有些激动地说道:“我们每一代大祭司都一直读这些从中原流传进来的道家知识,洗涤自己那被侵蚀的灵魂,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想过把这巫术和道家相结合。这人却做到了,难怪他能活着走出去。”
查文斌接过羊皮卷一看,全文字节中有不少自己熟知的道家修炼法门,还有一些则是自己从未见过的,文中详细记载此门道法的运用和对道家符咒中最为高深的鬼篆的解读。
这一夜,两人坐席而谈,一个精通巫术的祭司和一代道家掌门终于完全解开了这本《如意册》的真实文本。
云大祭司的案头摆放着不少中原道家思想书籍,其中便有老子的道德经,更有那本关于后来道教一切理论知识的大典,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
早在五千年前,由伏羲画八卦,并创六十四卦。伏羲是根据大自然的现象画出八卦。当时伏羲氏发现了不少宇宙奥秘,但未有文字之记载而失传。至周文王时,被文王揭发了伏羲氏所发现的奥秘,经文王参透八卦奥秘后,发现内里是包罗宇宙奥秘,同时具备有关人生的一切原理、原则。后文王作易,以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记下宇宙所存在的六十四条大道理,传于后世。
而另一位则是老子,这位在道教被奉为太上老君的真神,据说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按照他们两人的推断,如果把昆仑神人作为一切起源的话,那么这里就是第一代中国神话人物的诞生地,那是在五千年前。
然后三千年前有一支部落从这里迁徙了出去,最终到达了四川平原一带,形成了一个新的族群。这个种族就是后来蚕丛和鱼凫王建立的古蜀国。从此,蜀山一脉开启了中国神话历史的第二个高潮,并在此以后再无井喷式的传说。因为这个国家到了战国时代终于被秦所灭。
而彭祖则是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的玄孙,相传他活了八百年,被道教列为了仙真。而颛顼帝则是统一了那支外迁的羌氐,蚕丛和鱼凫王也皆是他的后裔,也就是说颛顼帝极有可能是那位被从这里带走的族长。
道教是以《易经》和老子的《道德经》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建立的,它吸收了道家的思想,但又有别,最终这种依托了道家思想建立起来的宗教便被称之为道教。
但查文斌把它称为最原始雏形的道教,因为这时候的道教还是以一种理论知识为传播的宣传思想的宗教,并没有演化出现在的各种符咒、法门和阵法,那时候应该也还不具备通神的本领。
而在那个神话时代,唯一具备运用超自然能力的就是羌族巫术!
根据云大祭司的讲解,他们巫术主要有这么几样本事:第一是气血。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让受伤的人尽快康复,主要用于治疗疾病和伤残,这一点在三足蟾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最大的本事便是可以让受伤的人在短时间内痊愈。
云大祭司说,根据记载,这山上以前确实是有一种神兽有这样的本领,但相传在那一次的部族分家中被人带走,现在看来就是被带到了蕲封山!
第二是灵慧。在上古时期,力量和智慧的结合就可以主宰他人的命运。灵慧,也就大祭司,他的智慧至高无上,可以呼风唤雨,在部族有主要领导地位。
在这里,大祭司就是查文斌对面的云;而在四川,则是那个黄金面具了!
这一点,云大祭司和那个黄金面具不同,或许是他们这儿才是神的起源,有足够的动物自己来祭祀;而远在四川的那一支为了感应天神,就不得不迫使本族的人以生命为代价来祭祀他们的神。
第三个是预思。以本族最优秀的男人或女人作为苗子,调教他们的预感能力,有点像先知的感觉,用来判断未来的走向,主要是天气、收成,等等。
最后一个便是摄魂。跟查文斌他们这样的道士有些类似,只不过善于进行死术,有让人起死回生还魂之术,也有令人长生不死的不死巫术。但每一次行摄魂术都需要大祭司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所谓的长生不死也不过是活得较长罢了。
查文斌说,这些巫术和现在他所学的道派是非常接近的。因为道家思想分别就对应了用符咒治病,也就是驱邪;然后便是求雨、祈福一类的法事;再一个就是算卦、占卜、看命理。虽然查文斌不敢说自己能够让人起死回生,但道士们另外一样本事就是和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打交道。
他们两人豁然发现这种远古的巫术就是现在查文斌所用的道术雏形。只是道教拥有更为完整的理论思想和学术体系。
查文斌画了一些自己常用的符咒给云大祭司看,其中不少连查文斌本人都不能理解的符字都被一一证明是来自这种古老的羌族文化。
到这里,一个道教的真实来源已经完全展现在他们面前。
根据他们的推算,那位姓常的人应该是在两年五百年到三千年前来的这里。他带来了大量的中土道家思想和典籍。作为交换,这里的大祭司教会了他远古的羌族巫术,便让他成功地走出了这第一代神话的发源地。
此后,这位常姓人士开始尝试着用这种巫术和道家思想相结合,逐渐让道教有了最原始的雏形:这时候的道教拥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相应的修炼法门。
但是因为这里的族长,也就是部落的王已经出走,所以还有一些掌握在王手里的更高巫术没有流传出来。一直到很多年后,有一位天纵奇才到了蕲封山。
迁移出去的部族发现仅仅用巫术是无法完成重生和长生不老的,于是一个道教雏形的门徒运用五行阴阳和八卦之术帮助他们完成了这种心愿,并应该获取了更为高级的巫术法门,从而创下了这本现在放在他们眼前的《如意册》。
一共七十二个字,里面蕴含的东西仿佛包罗了整个世界。单单是翻译出来的文字就恐怕需要查文斌用一生去解读。
第215章 神话的论证
那一晚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即现代道教是以两本经书作为理论基础,以羌族巫术作为道法来源,互相融合形成的。
流传出去的巫术被以三种形式加以保留:分别是纯正的羌族巫术、融合了道家法术的《如意册》这类改良版,还有一种则是发展成让查文斌和云大祭司都深恶痛绝的鬼道之术。
巫术源自于对神灵之力的感性,这种古老而神秘的力量其实应该是最接近原始的那些神话传说中拥有通天本领的人。
这一晚,云大祭司和查文斌秉烛夜谈。查文斌告诉了大祭司很多他对于道的理解,同时云大祭司也弥补了查文斌很多符咒的画法,时过境迁,那些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用古老文字撰写的符咒很多都已经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错误。
可以说,这是在师父死后,查文斌最有收获的一次关于道教的经历。云大祭司的出现弥补了过去好多已经逐渐失去威力的符咒,那些古老而难懂的咒语都被一一再次还原,并得到了相应的修改。
第二日,查文斌决定进山一探。云大祭司的主张是不阻止,在他看来,神灵自然会愿意接待他所待见的人,要是不受待见则肯定会予以惩罚。他们都是神的子民,他们相信神拥有更高的法力,是没有人可以进行破坏的。
在接受了云大祭司的祝福之后,查文斌带着这群人朝着那座世人心中的圣山,被誉为“华夏之源”的真正的昆仑主峰进发,那个传说中是西王母的道场,拥有无数仙家飞升的历史和满地的灵药,以及千百年来争相传诵的瑶池仙境!
这个寨子的后面常年云雾笼罩,也就是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圣山才会拨开云雾见天日。据说那一天也是西王母的生日。云大祭司说,这座山他从未看见过顶,每年难得见的那一次,也是隐约的一个轮廓。
关于西王母的信仰在中国由来已久。最早的《山海经·西次三经》中记载说: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载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是说,西王母大致像个人,形状威猛,掌管灾厉也就是瘟疫和刑罚的怪物。
而另外一本收录了中国神仙大典的《列仙全传》则记载:西王母即龟台金母也,系西华至妙洞阴之极尊,育化诞生于神州伊川,俗姓侯或杨,讳回,字婉妗,一字太虚。意思是说,西王母是汇集西华奇妙真气,降诞于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先居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阴灵真气,是洞阴至尊。
而查文斌所学的道家典藏《道藏道迹经》中是这么记载的:王母上殿东西坐,着黄金褡辱,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戴太真晨缨之冠,履玄凤文之,观之,年方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灵颜绝世,真灵人也。在这本道家典籍中,西王母已经被人化,不仅风姿绰约,而且看上去只有三十岁左右。
总之,这位被神话了的女神在中国漫长古老的神话时代一直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道书古籍中,多次记载西王母显圣遣使下凡,曾经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帮助黄帝打败蚩尤、授天下地图予舜帝整治国家、遣二十三女云华夫人下凡助大禹治水,而幸睹圣颜者,则有以孝闻名乡里的舜帝、游瑶池拜金母的穆天子以及好神仙之术的汉武帝等。
更为著名的就是她的蟠桃了,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凡人食用能够成仙,并能长生不老。总之,她是一位凌驾于众仙之人的存在,因为所有的神话故事里都没有提到一点,那就是神仙也不一定就是不会死的!假如说,神仙也有寿命的话,只是比凡人长,那么这位西王母手中能够延年益寿、永驻青春的蟠桃岂不成了所有人都垂涎的无上宝物?
所以关于这位真神,历来都是长生不老的传说,但是查文斌是不相信会有蟠桃这种东西存在的,因为古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向往创造出这么一个人物来进行膜拜,用来鞭策自己朝着长生的方向发展。但是无论是君王,还是平民,或者方士们,都发现这种追求似乎是行不通的,就是秦始皇也不例外,于是乎,就有人开始兴建另外一个世界:冥界,这是一个人死后的世界,同时伴随着人们寄希望于死后的轮回和对子孙的庇护,宗教开始真正兴起了!
当巫术与道家理论完美结合,道教开始在中华大地风生水起。在《易经》的指导下,道士们开始能够运用天象、五行、阴阳、风水驾驭远古巫术这种神秘的自然力量,然后配合大量的道家典籍修炼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这样一个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据了本土第一大宗教的道教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历史。
因为文字的局限和消亡性、历史的波动和不确定性,口口相传的咒语存在的失真性,以及其他宗教的兴起,道教终究开始隐隐失去了第一大宗教的风光,并开始有了衰退之象,连同那些古老的巫术以及占卜和风水面相学一同开始消失在一波又一波的时代大潮中。
在前往神山的路上,老王也对这个据说是西王母地盘的圣山有了兴趣。他说:“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儿,有一伙儿盗墓贼掏了战国时期魏襄王的陵墓,这帮子家伙里头还有一个当时有点文化的人,比较喜欢收藏战国时代的竹简。他这些竹简里头,有一本竹简是用小说形式描写的,就是让后世十分震惊的旷世奇书《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记录了西周五世国君周穆王的生平,这本书里清晰地记载了周穆王西征时,与西王母对歌,并向西王母敬献礼物的情节。这周穆王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西周出土的青铜礼器都证实了这个人物的存在。他就是周武王的曾孙,周昭王的儿子,名叫姬满。
既然周穆王是确实存在的,那么西王母,嘿嘿,存在的可能性是非常之大的,而且这本书至少成书于战国之前。很有可能是根据当时的一些野史和民间传说撰写的,不能说可信度有多高,但还有一本正史也有类似的记载,那便是《史记·周本纪》中记载:穆王十七年,西巡狩,见西王母。
超子听得颇有兴趣,这一路上权当是给自己解乏了:“文斌哥,不是说这西王母是个怪物吗?”
老王接着说道:“非也,在我看来,我更加认同文斌刚才所讲述的道家典籍中的记载,而不是《山海经》,我相信她是一位风姿绰约的大美人。因为在中国最早的时候是奉行过母系氏族的,而且远古部落多以动物作为图腾,比如现在我们所说的炎黄子孙的图腾:龙!但是西王母被形容成了一个豹尾、虎齿、善啸的怪物,则极有可能是他们当时部落的图腾就是虎和豹组成的。”
“为了加大部落的影响力和西王母的领导,于是人们就把她神化了,成了个半人半兽的妖怪。上古时期,人们崇尚巫术。掌握巫术的人,往往就是氏族最高的统治者,比如云大祭司就是这样,在失去族长后他便成为了这支被遗忘的羌族的首领。”
“所以西王母被神化的可能性很大。至于为什么被长生只有两个可能:一是她掌握了很强大的巫术,能够青春永驻、长生不老。这个,文斌你觉得有可能吗?”
查文斌也不是很确定:“这个我不好说,巫术这种东西的强大,昨晚我算是见识到了,确实有一些神鬼通天之术的存在。但是若要不死不灭,那除非是能够逆天而为,不排除这位西王母手上掌握了强大的巫术,甚至是所有巫术的起源之祖。”
老王点点头道:“还有一个便是,这个西王母根本就是个代号而已,就像我们称中原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皇帝一样。每一朝的君王都有个统称叫皇帝,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身份的象征。那么,如果这个部族还一直存在的话,岂不是西王母也一直存在?”
查文斌有些累了,这两天他所知道的东西几乎能把整个道教的发展史完全地连贯一遍,连同自己那些原本不识,只知道用的咒语和符字也弄明白了一部分其中的含义,单凭这个,已经是天大的收获了。可以说,如果他有朝一日能够参透《如意册》,那么当真还有可能成为一代宗师。
“不管了,若真有其人,我相信也会留下蛛丝马迹的。这个地方人迹罕至,就算过了几千年光景,总还得留下点儿什么。既然日月双轮是从这里出去的,那么说明我们至少是来对了地方。”
就在查文斌和老王聊得很投机的时候,走在前面的哲罗和超子突然发现前方出现了一个古怪的东西:两根拔地而起的大柱子分别矗立在两旁,只留下中间一条还算平整的过道。哲罗说道:“前面那石头好气派,真的挺像一大门啊!”
查文斌听闻抬头一看,隐约却发现了有一点不妥之处,因为那门里面似乎有一支队伍正在往外走,而且他看到那支队伍领头的人竟然是哲罗!
第216章 师祖李白之路
“停下!”查文斌大声喊道。
不知发生何事的哲罗和超子停了下来:“怎么了?”
查文斌惊讶地问道:“你们没看见?”
超子有些糊涂地问道:“看见什么了?”
查文斌指着那两根柱子说道:“那儿有面镜子!”
超子回头一看,道:“哪有镜子?”
查文斌再看时,哪儿还有倒影,就是这么一条光秃秃的路两边矗立着大石柱子而已,难道是自己眼花了?
“不可能,我明明看见了!”查文斌坚决地说道。
超子有些关心地说道:“文斌哥,你是不是太累了,眼睛有些吃力了,要不我们歇歇?”
查文斌也不再多言,因为大部分人已经跟看见鬼一样在看着他了,那就当是自己眼花了吧,这时老刀说道:“高原上的雪一般都是冻住的状态,在一些特殊的角度容易反射,往往一闪而逝,不奇怪,走吧。”
“走吧,可能是我看花眼了。”查文斌不想再多说了,有的事情越说往往越玄乎,索性便不说了。
就在队伍准备走的时候,卓雄悄悄走到查文斌身边,道:“我也看见了。”
“看见什么了?”查文斌小心地问道。
“对面有个镜子,但是我看见镜子里只有四个人。”
“哪四个?”
“我、你,还有超子和那个向导,其他人都没有看到。”
查文斌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前后左右看了看,其他人都是一脸正常的样子。他对卓雄说道:“不要声张,就当没看见。”
卓雄点点头,重新回到他自己原本站着的位子上,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穿过这两个有些奇怪的柱子,前方开始出现了起伏的山峦景象,但是齐雪线以上的部位,基本都弥漫在一层白茫茫的雾里,什么都看不到。
雪线以下的地方,光秃秃的岩石峭壁,很少能看到绿色,这多半也跟这么恶劣的自然环境有关。这一次他们是沿着一条河流而上的,河里流淌着的怕是那雪山之上千年冰雪所融化,喝上一口甘甜无比,顺着河流去追寻历史是非常简单而且有效的办法。如果某一片区域有人活动过,那么就离不开水源。正是因为人们逐水而居的习惯才会使得中国拥有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文明。
但是这儿,别说是人类活动的痕迹,就连动物都非常少见,只有天空中偶尔飞过的几只苍鹰在上空盘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