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翰林学士桂萼的野望
朱恩被朱厚照训斥得主动辞了官,礼部尚书这个位置再次空缺下来。
不知为何,正德朝的礼部尚书总是容易出事。
礼部尚书张昇因谋逆罪被处以极刑。
礼部尚书毛澄因意图立新帝被前阁臣许进处死。
这个本是朝中最容易进入内阁的清贵官职似乎一直没有官员能做稳这个位置。
朱厚照对礼部尚书的要求其实不高,甚至七部尚书(新增一学部)中,他只接受礼部尚书可以迂腐顽固一点。
但是,这并不是说,朱厚照就不喜欢礼部尚书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却又爱瞎逼逼关键是瞎逼逼也说不出个什么来的官员。
“朝廷铨叙制度需得改改了,以后除刑部外,其余六部尚书与各省督抚以及阁臣由内阁首辅荐举,再由内阁与在任九卿及其都察院六科廊官廷议投票表决,如超过半数的同意,再提请朕批准,朕须亲自面试被荐举者,朕不问其资历,首重其才干,若被荐举者才干不行,朕要问责于首辅,你是如何荐举的!”
朱厚照知道大明与以往的朝代不同,因为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导致大明相权也就是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行政首脑职权并不明确,名义上是皇帝既是国家元首也是行政首脑还是军事统帅。
这样虽说有利于君主专制,但却是不现实的。
因为不是每一个皇帝都像朱元璋那样精力充沛,就算是丞相制度被取缔,也会有类似丞相的官职代替丞相的功能,比如大明现在的内阁制度。
但是,因为内阁一开始是临时性的机构,所以其行政职能一直不明确,甚至并不完全具备一个中枢机构的功能。
正因为此,皇帝有时候很难通过控制内阁去控制文官集团,因为很多文官尤其是以前的六部尚书根本不太把内阁当回事,毕竟他们在法理上是不从属于内阁的,他们也不是内阁的人荐举的,他们是整个文官集团荐举廷推出来的。
历史上的张居正进行改革除了得到内廷支持外,也是要先控制了六部后,才使得自己这个内阁首辅能够进行改革,但饶是如此,很多文官依旧不买他这个内阁首辅的账,他想让内阁控制六科廊言官都会遭到反对。
但现在,朱厚照要给整个文官集团戴上紧箍咒,给他们安个管家,即让内阁首辅真正拥有宰相的行政实权,兵权肯定是不能有的,军事最高统帅必须是自己!但行政上可以让内阁首辅拥有统领百官的实权,这样自己这个皇帝可以直接通过控制一个内阁首辅去控制整个文官集团。
毕竟自己不是朱元璋做不到一个人对抗整个文官集团,自己可以学学嘉靖,利用内阁控制文官集团,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上,内阁职权就是在嘉靖朝开始扩大的,也是从嘉靖时候起,内阁才真正有宰相之实权,才出现了所谓的权臣如严嵩。
“陛下!还请三思,如此的话,内阁首辅之权过大,天下文官岂不皆是其走狗耳,我等乃天子之臣,非他首辅之门生啊!”
这时候,翰林院掌院学士焦黄中站了出来,他知道此举表面上看是陛下在让权于内阁首辅,其实是在给文官集团们再找一个头头,好比牧羊者找了一只牧羊犬来看管羊群一样,焦黄中知道以后只要陛下控制了内阁首辅就等于控制住了所有文官。
但焦黄中也不能直接这样说,只能以首辅权力可能因此过大为由来企图组织朱厚照。
“尔等皆乃朕之门生,首辅就算是你们的上官,那也只是你们朝政上的上官,只要你们自己膝盖不弯,他首辅能让你们弯吗,首辅又非君王,无权处置你们,更不是六科廊言官与都察院御史,无权参劾你们,只有权荐举你们而已!而且,非是所有文官需由内阁首辅荐举,三法司等文官自不必经内阁首辅荐举!”
朱厚照这么一说,焦黄中知道自己无法阻止皇帝陛下有意加强内阁权力的心,只在心里感叹,日后想做阁臣者只怕更多也,天下官员只怕再也无人再有心思集中于规劝陛下之事上,只把心思放在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上,只想着自己去改变天下,而不想着去改变君王也,君王更加自由,只怕将来昏君更多也!
犹如焦黄中所料,朱厚照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会让皇帝变得更加自由,甚至即便皇帝炼丹做木工都可以让天下正常运转,甚至即便是幼主即位也可以开一代中兴之治,只要文官们不用卑鄙手段,皇帝完全通过控制一首辅而实现天下大治。
但有时候现实与理想真的有差距,皇帝想控制首辅,文官集团也想控制首辅,乃至于历史上的万历后期,东林党之顾宪成一五品小官就能联动天下官员干涉阁臣人选,甚至控制内阁政治,把内阁首辅方从哲逼得下野。
无论朝局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至少现在内阁职权需要明确与扩大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也是朱厚照目前在继发挥厂卫制度后最好的方式。
毕竟文官也是人,也是要有最高目标的,不让他们看见自己可以拥有最高权力,他们也不会有心思去进步去怀揣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然,他们只会觉得改革天下是皇帝自己的事。
“臣等遵旨!”
内阁首辅王华先拱了手,他知道若是按照陛下这样所说的改的话,自己这个内阁首辅就成了所谓的宰相了,他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担心,他感觉自己坐在了一个火炉子上,既感到发烫又一时半会没办法下来。
翰林院学士桂萼看向了内阁首辅王华,他不由得嘴角带起一丝笑意,他比王华还要感到高兴,他知道自己将来一旦成为了首辅,就不再只是皇帝之文书,而是真的可以领天下百官,做兴利除弊之事了。
桂萼暗自算起了排在自己前面的还有哪些人,自己何时才能做到首辅之位。
内阁次辅刘宇也意味深长的看了王华一眼,他第一次觉得王华该退休了。
朱厚照将这些人神色都看在了眼里,他发现文官们已经在开始暗中比划了,而没再把心思放在对付自己这个君王上了。
不知为何,正德朝的礼部尚书总是容易出事。
礼部尚书张昇因谋逆罪被处以极刑。
礼部尚书毛澄因意图立新帝被前阁臣许进处死。
这个本是朝中最容易进入内阁的清贵官职似乎一直没有官员能做稳这个位置。
朱厚照对礼部尚书的要求其实不高,甚至七部尚书(新增一学部)中,他只接受礼部尚书可以迂腐顽固一点。
但是,这并不是说,朱厚照就不喜欢礼部尚书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却又爱瞎逼逼关键是瞎逼逼也说不出个什么来的官员。
“朝廷铨叙制度需得改改了,以后除刑部外,其余六部尚书与各省督抚以及阁臣由内阁首辅荐举,再由内阁与在任九卿及其都察院六科廊官廷议投票表决,如超过半数的同意,再提请朕批准,朕须亲自面试被荐举者,朕不问其资历,首重其才干,若被荐举者才干不行,朕要问责于首辅,你是如何荐举的!”
朱厚照知道大明与以往的朝代不同,因为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导致大明相权也就是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行政首脑职权并不明确,名义上是皇帝既是国家元首也是行政首脑还是军事统帅。
这样虽说有利于君主专制,但却是不现实的。
因为不是每一个皇帝都像朱元璋那样精力充沛,就算是丞相制度被取缔,也会有类似丞相的官职代替丞相的功能,比如大明现在的内阁制度。
但是,因为内阁一开始是临时性的机构,所以其行政职能一直不明确,甚至并不完全具备一个中枢机构的功能。
正因为此,皇帝有时候很难通过控制内阁去控制文官集团,因为很多文官尤其是以前的六部尚书根本不太把内阁当回事,毕竟他们在法理上是不从属于内阁的,他们也不是内阁的人荐举的,他们是整个文官集团荐举廷推出来的。
历史上的张居正进行改革除了得到内廷支持外,也是要先控制了六部后,才使得自己这个内阁首辅能够进行改革,但饶是如此,很多文官依旧不买他这个内阁首辅的账,他想让内阁控制六科廊言官都会遭到反对。
但现在,朱厚照要给整个文官集团戴上紧箍咒,给他们安个管家,即让内阁首辅真正拥有宰相的行政实权,兵权肯定是不能有的,军事最高统帅必须是自己!但行政上可以让内阁首辅拥有统领百官的实权,这样自己这个皇帝可以直接通过控制一个内阁首辅去控制整个文官集团。
毕竟自己不是朱元璋做不到一个人对抗整个文官集团,自己可以学学嘉靖,利用内阁控制文官集团,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上,内阁职权就是在嘉靖朝开始扩大的,也是从嘉靖时候起,内阁才真正有宰相之实权,才出现了所谓的权臣如严嵩。
“陛下!还请三思,如此的话,内阁首辅之权过大,天下文官岂不皆是其走狗耳,我等乃天子之臣,非他首辅之门生啊!”
这时候,翰林院掌院学士焦黄中站了出来,他知道此举表面上看是陛下在让权于内阁首辅,其实是在给文官集团们再找一个头头,好比牧羊者找了一只牧羊犬来看管羊群一样,焦黄中知道以后只要陛下控制了内阁首辅就等于控制住了所有文官。
但焦黄中也不能直接这样说,只能以首辅权力可能因此过大为由来企图组织朱厚照。
“尔等皆乃朕之门生,首辅就算是你们的上官,那也只是你们朝政上的上官,只要你们自己膝盖不弯,他首辅能让你们弯吗,首辅又非君王,无权处置你们,更不是六科廊言官与都察院御史,无权参劾你们,只有权荐举你们而已!而且,非是所有文官需由内阁首辅荐举,三法司等文官自不必经内阁首辅荐举!”
朱厚照这么一说,焦黄中知道自己无法阻止皇帝陛下有意加强内阁权力的心,只在心里感叹,日后想做阁臣者只怕更多也,天下官员只怕再也无人再有心思集中于规劝陛下之事上,只把心思放在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上,只想着自己去改变天下,而不想着去改变君王也,君王更加自由,只怕将来昏君更多也!
犹如焦黄中所料,朱厚照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会让皇帝变得更加自由,甚至即便皇帝炼丹做木工都可以让天下正常运转,甚至即便是幼主即位也可以开一代中兴之治,只要文官们不用卑鄙手段,皇帝完全通过控制一首辅而实现天下大治。
但有时候现实与理想真的有差距,皇帝想控制首辅,文官集团也想控制首辅,乃至于历史上的万历后期,东林党之顾宪成一五品小官就能联动天下官员干涉阁臣人选,甚至控制内阁政治,把内阁首辅方从哲逼得下野。
无论朝局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至少现在内阁职权需要明确与扩大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也是朱厚照目前在继发挥厂卫制度后最好的方式。
毕竟文官也是人,也是要有最高目标的,不让他们看见自己可以拥有最高权力,他们也不会有心思去进步去怀揣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然,他们只会觉得改革天下是皇帝自己的事。
“臣等遵旨!”
内阁首辅王华先拱了手,他知道若是按照陛下这样所说的改的话,自己这个内阁首辅就成了所谓的宰相了,他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担心,他感觉自己坐在了一个火炉子上,既感到发烫又一时半会没办法下来。
翰林院学士桂萼看向了内阁首辅王华,他不由得嘴角带起一丝笑意,他比王华还要感到高兴,他知道自己将来一旦成为了首辅,就不再只是皇帝之文书,而是真的可以领天下百官,做兴利除弊之事了。
桂萼暗自算起了排在自己前面的还有哪些人,自己何时才能做到首辅之位。
内阁次辅刘宇也意味深长的看了王华一眼,他第一次觉得王华该退休了。
朱厚照将这些人神色都看在了眼里,他发现文官们已经在开始暗中比划了,而没再把心思放在对付自己这个君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