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说是隔壁,其实就是纳喇氏在自家原本尚算宽敞的院子里竖起的一堵墙,这样把宅子一分为二,另一半拆分成几块租给别人换些租金。
伸脑袋过来的小丫鬟,主子正是何家的租客吴夫人的丫鬟夕照。
“夕照,你爬墙做甚?”何妙兰左右看看,见无人干脆把放在墙角的梯子搬来,一卷裤腿,蹭蹭爬上去了。
夕照眼圈通红,干瘦的脸上写满焦急,哀求道:“三姑娘,您手里可有银子,奴婢与您借五两,不,三两就成。”唯恐说多了,夕照一手巴在墙边,一手摸了摸怀里的银簪,又把要借的银子少说了二两。
何妙兰:“……”
她家精穷,她额娘账本上这会儿还不知道这月能不能结余五两银子呢,她哪有那么多银子……要有银子,她就不会胆大包天在见到端贝勒后就想起来把人家挣银子的主意先借来用一用了……
看何妙兰的模样,夕照立即明白,她满心失望,垂头打算下梯子。
“等等。”何妙兰抓着夕照的胳膊,“出什么事儿了,你怎么急着要来借银子?吴夫人呢,还有绛雪妹妹?”
夕照年纪不大,被何妙兰一问,委屈的泪珠儿啪啪往下掉,“三姑娘,咱们夫人和小少爷被带走了,姑娘为了救夫人,被人伤了腿,发了一天的热,这会儿还没醒过来呢。”
“被带走了?被谁带走了,青天白日的,敢来咱们家里抢人,你们怎么就不叫人呢,那些书生都是死人啊?再不济,来我家里说一声啊,咱们家里虽穷,还有几个下人呢!”何妙兰一听急坏了,她和隔壁的吴绛雪关系很不坏,正经说起来,比家里几个姐妹还处的好,否则她也不会一听夕照要借银子就赶紧爬梯子翻墙的来问话。
“不成的,是二夫人亲自过来的,咱们姑娘交待,不能给旁人添祸事。”夕照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二夫人?
何妙兰脸色有点古怪。隔壁后门隔三岔五总是停着个遮得严严实实的青布马车,还有个三四十岁的管家模样的人每月来给吴夫人送银子。以前家里下人有时议论,都道吴夫人要不做甚么不正经的营生,要不就是别人养的外室,毕竟吴夫人生的天香国色,一双儿女也似玉人一般,尤其是吴夫人的女儿吴绛雪,何妙兰第一次见到吴绛雪的时候整个人都呆住了,那不仅是容貌上的美,七八岁的小女孩,五官再标致能美到哪儿去。让何妙兰震惊的是吴绛雪身上那种清柔中又透出点高华的气度!那是她前生在宫里见过无数的美人鱼才女都没见到过的。
所谓‘一举一动可如画’,半年前搬来的吴绛雪虽才九岁,但何妙兰以为她已经配得上这句话了,也许眼下还差点,可吴绛雪迟早会长成这样由内及外的大美人!对这一点,何妙兰坚信不疑。
长得好看的人,总是讨人喜欢,假如这个女孩子还善解人意,并不心高气傲,反而十分体贴懂事,那无论是谁,都很难去讨厌她,故而就算何妙兰前世被坑过,一直对美人很有防范心,又觉得吴家身份存疑,后面都忍不住把吴绛雪当成好姐妹了。
这会儿何妙兰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直接问:“夕照你与我说实话,你家夫人到底是甚么身份,你们老爷呢,是病亡了还是在外地,你口里的二夫人又是谁?”
夕照被问的垂了头。
何妙兰气得跺脚,“这都甚么时候了,你不告诉我实话,我怎么想办法帮你们姑娘。”
夕照咬着唇,就是不肯告诉何妙兰,只是声如蚊蚋道:“三姑娘,奴婢就想借点银子给咱们姑娘买药回来,请的大夫道姑娘伤着骨头了,又有退烧,少说药钱都得五两银子,您这儿要是没有,奴婢再想想其它法子。”
“你!”何妙兰气得又跺了两次脚,弄得梯子一阵晃荡,她不敢动了,拿夕照这个死脑筋没法子,最后一咬牙,道:“你在这儿等着!”
何妙兰重回自己屋子里一阵翻腾,她不敢去找纳喇氏。当初家里安姨娘在何正望面前道纳喇氏为银子不要脸面,把家里房子租给做‘私活’的吴夫人,惹得何正望发了一顿脾气,后来吴夫人虽解释清楚身份,但不知道甚么原因,纳喇氏对吴家人很避讳,却又不阻止何妙兰与吴绛雪相交,不过平日吴家的事纳喇氏从不过问。何妙兰深知这恐怕也是吴家母子被带走但家里无人提一句的原因。
她把衣柜子里的衣裳全翻出来,在最底下翻出个小匣子,打开来,里面是块鎏金的长命锁。
这长命锁做工精巧,只是年代久远,看上去有些暗沉,何妙兰掂了掂分量,把长命锁捏在手里,出了屋子复又爬上梯子,对夕照道:“你把这个拿去当了,虽是银的,分量倒还足,外面还刷了一层金粉,少说能当个十两银子。五两银子你拿去给你们姑娘买药,剩下的买点好吃的补一补,等我能出门,就去看你们姑娘去。”
“三姑娘,这……”夕照也算有点见识,一眼就看出这长命锁怕是当初何妙兰出生时候家里至亲长辈送的,她哪里能要呢。
“拿着!”何妙兰塞到夕照手上,嘱咐她,“快别耽搁,赶紧去拿药,好好伺候你们姑娘,听见没有?”她其实有点不放心夕照这个小丫鬟去当东西,但她又不能出门,亲娘的脾气她还是知道的,本来就不大喜欢吴家的人,要是再为吴绛雪翻墙出去,到时候指不定一怒之下把吴家给撵走了。
夕照看看何妙兰,又看看银锁,含泪把银锁收了,临走前道:“三姑娘,您得恩情,咱们姑娘一定会报答的!”
何妙兰也没把这话放在心上,看夕照拿着银锁走了,她捧着下巴坐在墙角下为吴绛雪担心,全然没注意到自家屋顶上有人将戏看到了尾,又跟上了夕照。
回到府里苏景听到石荣回禀,难得笑了笑。
将手里的扇子熟练一颠,他悠然道:“这么说,今日这事果真是凑巧?”
石荣如此严肃的人,都咳嗽了两声,“石华亲自去打听的。”
其实石华就是趴在房顶上把何家这出戏从头看到了尾,当然还包括何沉鱼不要脸的表现。石华一直就是扬州人,见多江南女子的温婉柔美,猛不丁碰到何沉鱼这样豁出去的满人贵女,真有点不习惯。尤其看到何沉鱼把巴颜氏扔出去的绒花喜滋滋捡起来,差点没一脚踩空。也怪何家房子太破,那瓦都不知道几年没修补过了,弄得他走的时候挺不好意思,还顺便吩咐人去给何家收拾收拾房顶。
苏景听石华差点因为何家的瓦太旧给摔下去,有点愕然,随即问:“隆科多道那是他外甥孙女,他家里与佟家有何关系?”
隆科多此人,苏景是很了解的。今日他愿意出头,证明何家与他关系还算亲近,否则此人一贯心高气傲,连不得宠的皇子宗室都敢不放在眼里,如何会亲自出面赔罪作保呢?
这头出得,让苏景有些困惑,只是何家若真与隆科多有旧,为何又穷困至此?
一个连房顶都修不起的京官?
石荣看石华。
石华咳嗽了一声,很自豪自己后来还很八卦的去打听何家的情形,要不这会儿怎么回答的上来。大哥还怪他像个婆娘一样爱打听呢!
石华很骄傲的挺了挺胸,上前道:“贝勒爷,这何家其实是赫舍里氏的分支,不过是很远的旁支了。何家已故的额奔痴迷汉学,又有世祖爷提拔汉官,提倡满汉一家,当时多有满人取了汉姓,额奔在分家出来后,就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何正望,从此家里的孩子都随了何姓,不过他们依旧在正黄旗下。这何正望颇类其父,从小喜欢诗词歌赋,也曾经参加过满人的科举。”说到这儿石华清了清喉咙,“只是屡试不中,为请先生交文友,还花了不少银子,以致家境渐入困窘。”
作者有话要说: 吴绛雪就是女主啦啦啦,但是她不是汉人不是汉人,再后面一章会告诉大家她的身份,原谅我没让她出正脸,但是个绝世大美人。作者颜控,一直认为美人必须配美人,坚决支持优生优育,不能鲜花插在牛粪上!
☆、清圣宗
狗屁文友,其实人家就是把何正望当傻子,混吃混喝。反正是满人,不坑白不坑啊……
至于满榜的屡试不中……
世祖入关后复开科举,以收天下士人之心。而能用满人治理江山,大清的皇帝还是更想用满人的,号称最喜汉学的世祖爷也不例外。故此,为让满人向学,世祖又将科举分为满榜与汉榜。汉榜自然是汉人,满榜,却并非只有满人能考,蒙古旗,汉军旗,甚至回人,都能考。并且世祖当年也知道旗人与汉人比起来,文化功底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旗人科举比之汉人科举,取中要求一降再降,而且汉榜与满榜参考的人数相差多,录取名额却一样多!
即便如此,满榜能中进士的也没几个,旗人有朝廷每年给予的岁银,好歹能填报肚子。有门路的,完全不用科举就可以做官,没门路的,也没钱读书习字,更没那个耐心,还不如投军营呢?所以到现在,满人中坚持到最后中进士的就两个,何其尴尬。
可如今,又出了一个辛苦攻读却把家都读穷了仍甚么都中不了的……
跟随苏景多年的石荣与石华虽不是读书人,但一直见苏景过目不忘,随意施为就能征服江南各方大儒士子,斗文比诗不落下风。江南幼有才名,号称七世书香出身的解元徐平文只与苏景斗了一篇赋,就甘拜下风了。所以他们从来不认为读书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此时见到何正望这样的,都有点替对方难过。
“哦?”但学霸端贝勒面对如此学渣仍然十分淡然,他端起茶吹了吹,不动声色道:“接着说。”
“额奔可能也知道何正望的能耐,临死前去佟家求见了一等公佟国维的正室赫舍里氏。赫舍里氏乃是额奔的姑母,额奔的父亲色别克是庶出,不过额奔亲祖母当年正是赫舍里氏生母巴尔答氏的陪嫁,色别克从小就养在巴尔答氏跟前,故此与赫舍里氏这个嫡出妹妹感情深厚。赫舍里氏念及旧情,让人给侄孙安排了个差事。但何正望一心痴迷汉学,想通过科举进身,二十来年过去,官位反而越来越小,最后只能到礼部做个没品级的铸印局使。何正望的正室哈达纳喇氏眼见家里困窘,就在院子里修了一堵墙,劈出一半屋子租给在京师温书等待科举的学子,每年能得两个钱添补。一等公夫人也常常让人送些银子过去,只是都被何正望买了书。”
一个读书读傻了的,真是这样,倒不足为虑。
但苏景还是对隆科多今日异常的出面奇怪,细一想,旋即发现自己着相了。
混在朝堂的人,都是野心家,而野心家,十之八九必然喜欢投机,至于剩下不会随意出手的,那得是自己阿玛那种能忍到最后的,这便是胜利者了。
自己为何一意断定隆科多出面是为了何家,也许是为了自己呢?也许佟家或者只是隆科多一个人发现自己,又或许是雍亲王府有投注的价值,故此在那何家女打出亲戚招牌后,隆科多才捏着鼻子过来说情。他不是想帮何家,他是想向自己表明,佟家绝不会与自己为敌。
真是有意思!
自己一个才回京的皇孙,竟然就让大名鼎鼎的隆科多看在了眼里?佟国维,可应该是支持那位贤王的,隆科多此时又是否已经按照历史投了自己那位阿玛?
在自己出面动内务府前,或许应该试一试佟家,至少要试一试那位,八叔?
苏景正在心里思量,石华又说起一桩事。
“主子,奴才今日到何家,还发现了一桩稀罕事儿?”
石荣看着挤眉弄眼的弟弟,恨不能一巴掌呼在他脸上。就是这个脾性,所以到如今明明一身功夫是兄弟四个里最好,偏偏老三老四都放出独挡一面了,他却不得不把人放在身边亲自盯着,唯恐坏了主子的事。
眼下还敢在主子面前卖弄玄虚!
看石荣脸色发黑,石华不敢耽搁,忙老老实实道:“主子,何家隔壁住的不单是学子,还有一家姓吴的人,是名妇人带着一儿一女并一个丫鬟和一个哑巴婆子。奴才今日探了何家原本要走,却发现吴家的丫鬟来跟那何三姑娘借银子,说是吴家的姑娘生病了,何三姑娘像是与那吴姑娘十分亲近,就追问起吴夫人的去向,那小丫鬟只道吴夫人被二夫人带走了,二夫人是谁,任凭何三姑娘追问,都不肯说。何三姑娘也有些古怪,她拿不出银子,竟不肯向何夫人求助,跑去将自己的长命锁翻了出来给小丫鬟,让她死当。因这种种不同寻常之处,奴才从何家出来,就坠在了那吴家叫夕照的小丫鬟身后。”
石荣又瞪了石华一眼。难怪这么晚才回来,原来还管了闲事!
石华自知理亏,别过头装没看见,苏景却不以为然。
自己要用的人是甚么情形,他很清楚。人无完人,石华好奇心过甚,石荣未尝不是欠缺机变。他用人,先取一个忠字,接着按照他们脾气秉性安在合适位置上就是了。所以他对石华,一贯宽纵一些。
苏景喝了一口茶,打趣道:“你必然又有了发现。”
“主子说的是。”石华得到称赞,心满意足道:“奴才跟着夕照取了药又回到吴家,听到夕照和吴家姑娘说话,才知道原来那吴夫人竟是纳喇揆叙的妾室,只因揆叙之妻耿氏善妒不容,吴氏因此被撵出家门,带着一儿一女居住在外。那夕照还抱怨道二夫人太过狠心,他们都租住别人的破屋子了,二夫人还是不肯罢手。”
“纳喇揆叙……明珠的次子。”苏景听到这个名字,脸上漫不经心的神色顿收,道:“你还查到什么?”他知道自己手下的人,石华既然查到这个名字,肯定会接着查下去的。
石华脸上的得意都快溢出来了,他道:“奴才听到她们主仆的话,原本不敢信,待那吴姑娘服药睡下后,便去原来的相府外探听了一番,才知道她们说的都是真的。那吴夫人娘家姓吴,生父乃是顺治爷年间因科举舞弊案被牵连后发配宁古塔的吴兆骞。明珠长子纳喇性德与吴兆骞好友结交,得知吴兆骞之事向明珠恳求,吴兆骞得以从宁古塔回到京城在明珠府中做了段时日的幕僚,却没两年就去世了,身后留下一儿一女。长子吴桭臣扶灵回了吴江祖宅,女儿吴问心因年岁尚小,又是难产而生,当初一路跋涉回京后不能再跟着吴家人奔波,明珠之妻觉罗氏就做主将吴问心留在身边抚养长大,名分上虽是婢女,实则当女儿一般娇养。后来觉罗氏又要将吴问心给次子做妾,吴家人原本颇有风骨,但明珠对吴家有大恩,吴桭臣终究答应了。吴问心因此成为揆叙的贵妾。觉罗氏在世时,吴问心在纳喇府邸过得不坏,只是明珠去世后一年,觉罗氏也没了,揆叙的正妻耿氏因无子无宠,对生了一儿一女的吴问心颇为嫉恨。半年前,耿氏身边的陪房丫鬟有了身孕又差点流产,耿氏道乃是吴问心所为,便要把人活活打死,揆叙没办法,只好在外给爱妾置办了一所宅子,让她出来独居,没过多久,又将儿女都送了出来,想来还是耿氏的缘故。”
“耿氏。”自决定回京,京中数得上的人家苏景都一一让人详查过,他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之能,对纳喇明珠这位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权臣自然更不会放过。他的儿孙,当然也需要重点关注,不过儿孙的妾室,他未曾打听,没想到还有这样一个意外之喜。
论起来,纳喇明珠与皇室渊源深厚,他不仅是康熙一朝早年的风云人物,更是爱新觉罗氏的姻亲。纳喇明珠出身叶赫纳喇,祖父为金台吉,正是太宗的亲舅舅,孝慈高皇后的亲哥哥。后来明珠又娶了英亲王阿济格嫡出的第五女觉罗氏为妻。只是阿济格因与多尔衮同母所出的关系获罪,觉罗氏宗室格格的身份也随之被废除,但纳喇家后人身上流着爱新觉罗的血液是不容否认的。
早年康熙用明珠与索额图平衡朝政,明珠支持族妹惠妃所出的直郡王,而索额图则一力扶持孝诚仁皇后所出的太子,明明两边势力都为康熙一手栽培,到最后,索额图与明珠皆获罪,直郡王被圈禁,太子废而又立,眼看也是摇摇欲坠,眼下已连寝宫都不能出了。
昔日辉煌都已成为昨日云烟,明珠死后纳喇家地位一落千丈,所以纳喇揆叙决定将赌注投在那位‘八贤王’身上,故此才畏妻如虎,任凭耿氏指鹿为马?
☆、清圣宗
想到耿氏的身份,苏景笑着摇了摇头,安王府所出的女人,似乎都是母老虎。
眼见苏景发笑,石华凑趣道:“主子想到什么了?”
“你们可知道耿氏的出身?”
石荣与石华虽是搜集资料的人,却没有苏景那样的能力,耿氏又不是朝臣,自然记不住这么多,两人都摇头。
“耿氏是耿聚忠与和硕柔嘉公主之女,和硕柔嘉公主出身安王府,乃岳乐与第二位继福晋纳喇氏所出,这位纳喇氏正巧也是叶赫纳喇出身,与明珠同出一族。和硕柔嘉公主早年抚养于宫中,在孝庄文皇后膝下养大,后来为安抚三藩,被赐婚给耿精忠的胞弟,时年不过十二。十年后公主病故,耿聚忠也死了,留下耿氏,万岁怜惜,便将耿氏赐婚给揆叙。耿氏自幼出入宫中,宫中以宗室女待之,想来性情上是有几分不同寻常之处。”苏景说着话锋一转,“不过揆叙宁肯将一儿一女送走换的家宅安宁,想来与我那直郡王伯已被圈禁有关。”
石荣与石华皆不是蠢货,他们马上明白苏景的意思了。
以前纳喇家是将赌注下在直郡王身上,可明珠死了,直郡王垮了,那么纳喇家不甘沉寂,想要再拼一个从龙之功,就得再选一位阿哥来扶持。比较起来,自幼养于惠妃膝下,有贤王之称的八贝勒就是最合适的人选。直郡王被圈禁之前,自知大位无望,不还在万岁面前推举八贝勒么?
纳喇家要扶持八贝勒,那与八福晋为表姐妹的耿氏就有了不一样的份量,所以揆叙的确是畏妻,却不是因为耿氏的出身和对正室的敬重,而是出于对八贝勒的看好。
既然如此,其中有何可插手的地方呢?
苏景往后一靠,含笑道:“石华,你说那位纳喇姑娘受了伤?”
石华一愣,“是,奴才问过抓药的大夫,是退热以及治外伤的药。”
“把药铺买下来,从府里拿上好的退烧药以及伤药,就说先前抓的药药性坏了。”苏景唇角笑容渐深,眼底光华流转,怡怡然端了茶轻轻一吹,道:“耿氏自然大有来历,那位吴夫人,却未必没有可用之处。”
吴兆骞,昔日‘江左三凤凰’之首,至今在天下文人心中仍声望不坠,错非死的太早,当初回京后未必不能闯出一番名号。吴兆骞一手教导出来的儿子,隐居吴江,却结交好友,文名遍传江南,又真是不慕名利,决意终生不仕清廷吗?果真如此,当年为何送女入相府,吴桭臣又岂会答应胞妹为妾?
吴家人,江南士林,汉官文臣……
用的好,此乃一招有大用的奇兵!
九月初七,苏景让人去内务府会计司,带上自己的金印,将这一年上半年内务府所有收支账册搬回来。会计司郎中达春对苏景派去的人恭敬有加,很快就让人搬了九个半人高的大箱子过来,还道‘自万岁下旨,奴才就备好了,贝勒爷只瞧上半年的?奴才将去岁的账册都收拾出来了?’又问‘可要奴才遣两名书吏过去?’
苏景看着摆在屋中的几口大箱子,里面一摞又一摞账册似乎还散发出油墨清香。他随手拿起一本,翻开两页,笑了,“倒是看得起我。”
“人都到了?”
才从扬州赶来的吉达立即一躬身,道:“都到了,一共三十个计总管亲自选的人。”
“自今日起,府中设外书房审计堂,每日令府中侍卫五十轮值巡护,若无令牌,不得擅入。三十名账房,俱以画像入册,身高,体重,胎记,以及口吃,跛脚,或白眉等皆录。审计堂一应吃用,自外院厨房供给,另调专厨。设府医,以检进出之物。”
吉达等人听苏景如此重视过来的三十名账房,连眉头都没动一下。他们跟在苏景身边已久,深知苏景从最初,就挖掘身边的算学人才,后来从中挑拣出天赋最高的计安与薄重明两人,提拔到身边亲自教了两年。
伸脑袋过来的小丫鬟,主子正是何家的租客吴夫人的丫鬟夕照。
“夕照,你爬墙做甚?”何妙兰左右看看,见无人干脆把放在墙角的梯子搬来,一卷裤腿,蹭蹭爬上去了。
夕照眼圈通红,干瘦的脸上写满焦急,哀求道:“三姑娘,您手里可有银子,奴婢与您借五两,不,三两就成。”唯恐说多了,夕照一手巴在墙边,一手摸了摸怀里的银簪,又把要借的银子少说了二两。
何妙兰:“……”
她家精穷,她额娘账本上这会儿还不知道这月能不能结余五两银子呢,她哪有那么多银子……要有银子,她就不会胆大包天在见到端贝勒后就想起来把人家挣银子的主意先借来用一用了……
看何妙兰的模样,夕照立即明白,她满心失望,垂头打算下梯子。
“等等。”何妙兰抓着夕照的胳膊,“出什么事儿了,你怎么急着要来借银子?吴夫人呢,还有绛雪妹妹?”
夕照年纪不大,被何妙兰一问,委屈的泪珠儿啪啪往下掉,“三姑娘,咱们夫人和小少爷被带走了,姑娘为了救夫人,被人伤了腿,发了一天的热,这会儿还没醒过来呢。”
“被带走了?被谁带走了,青天白日的,敢来咱们家里抢人,你们怎么就不叫人呢,那些书生都是死人啊?再不济,来我家里说一声啊,咱们家里虽穷,还有几个下人呢!”何妙兰一听急坏了,她和隔壁的吴绛雪关系很不坏,正经说起来,比家里几个姐妹还处的好,否则她也不会一听夕照要借银子就赶紧爬梯子翻墙的来问话。
“不成的,是二夫人亲自过来的,咱们姑娘交待,不能给旁人添祸事。”夕照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二夫人?
何妙兰脸色有点古怪。隔壁后门隔三岔五总是停着个遮得严严实实的青布马车,还有个三四十岁的管家模样的人每月来给吴夫人送银子。以前家里下人有时议论,都道吴夫人要不做甚么不正经的营生,要不就是别人养的外室,毕竟吴夫人生的天香国色,一双儿女也似玉人一般,尤其是吴夫人的女儿吴绛雪,何妙兰第一次见到吴绛雪的时候整个人都呆住了,那不仅是容貌上的美,七八岁的小女孩,五官再标致能美到哪儿去。让何妙兰震惊的是吴绛雪身上那种清柔中又透出点高华的气度!那是她前生在宫里见过无数的美人鱼才女都没见到过的。
所谓‘一举一动可如画’,半年前搬来的吴绛雪虽才九岁,但何妙兰以为她已经配得上这句话了,也许眼下还差点,可吴绛雪迟早会长成这样由内及外的大美人!对这一点,何妙兰坚信不疑。
长得好看的人,总是讨人喜欢,假如这个女孩子还善解人意,并不心高气傲,反而十分体贴懂事,那无论是谁,都很难去讨厌她,故而就算何妙兰前世被坑过,一直对美人很有防范心,又觉得吴家身份存疑,后面都忍不住把吴绛雪当成好姐妹了。
这会儿何妙兰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直接问:“夕照你与我说实话,你家夫人到底是甚么身份,你们老爷呢,是病亡了还是在外地,你口里的二夫人又是谁?”
夕照被问的垂了头。
何妙兰气得跺脚,“这都甚么时候了,你不告诉我实话,我怎么想办法帮你们姑娘。”
夕照咬着唇,就是不肯告诉何妙兰,只是声如蚊蚋道:“三姑娘,奴婢就想借点银子给咱们姑娘买药回来,请的大夫道姑娘伤着骨头了,又有退烧,少说药钱都得五两银子,您这儿要是没有,奴婢再想想其它法子。”
“你!”何妙兰气得又跺了两次脚,弄得梯子一阵晃荡,她不敢动了,拿夕照这个死脑筋没法子,最后一咬牙,道:“你在这儿等着!”
何妙兰重回自己屋子里一阵翻腾,她不敢去找纳喇氏。当初家里安姨娘在何正望面前道纳喇氏为银子不要脸面,把家里房子租给做‘私活’的吴夫人,惹得何正望发了一顿脾气,后来吴夫人虽解释清楚身份,但不知道甚么原因,纳喇氏对吴家人很避讳,却又不阻止何妙兰与吴绛雪相交,不过平日吴家的事纳喇氏从不过问。何妙兰深知这恐怕也是吴家母子被带走但家里无人提一句的原因。
她把衣柜子里的衣裳全翻出来,在最底下翻出个小匣子,打开来,里面是块鎏金的长命锁。
这长命锁做工精巧,只是年代久远,看上去有些暗沉,何妙兰掂了掂分量,把长命锁捏在手里,出了屋子复又爬上梯子,对夕照道:“你把这个拿去当了,虽是银的,分量倒还足,外面还刷了一层金粉,少说能当个十两银子。五两银子你拿去给你们姑娘买药,剩下的买点好吃的补一补,等我能出门,就去看你们姑娘去。”
“三姑娘,这……”夕照也算有点见识,一眼就看出这长命锁怕是当初何妙兰出生时候家里至亲长辈送的,她哪里能要呢。
“拿着!”何妙兰塞到夕照手上,嘱咐她,“快别耽搁,赶紧去拿药,好好伺候你们姑娘,听见没有?”她其实有点不放心夕照这个小丫鬟去当东西,但她又不能出门,亲娘的脾气她还是知道的,本来就不大喜欢吴家的人,要是再为吴绛雪翻墙出去,到时候指不定一怒之下把吴家给撵走了。
夕照看看何妙兰,又看看银锁,含泪把银锁收了,临走前道:“三姑娘,您得恩情,咱们姑娘一定会报答的!”
何妙兰也没把这话放在心上,看夕照拿着银锁走了,她捧着下巴坐在墙角下为吴绛雪担心,全然没注意到自家屋顶上有人将戏看到了尾,又跟上了夕照。
回到府里苏景听到石荣回禀,难得笑了笑。
将手里的扇子熟练一颠,他悠然道:“这么说,今日这事果真是凑巧?”
石荣如此严肃的人,都咳嗽了两声,“石华亲自去打听的。”
其实石华就是趴在房顶上把何家这出戏从头看到了尾,当然还包括何沉鱼不要脸的表现。石华一直就是扬州人,见多江南女子的温婉柔美,猛不丁碰到何沉鱼这样豁出去的满人贵女,真有点不习惯。尤其看到何沉鱼把巴颜氏扔出去的绒花喜滋滋捡起来,差点没一脚踩空。也怪何家房子太破,那瓦都不知道几年没修补过了,弄得他走的时候挺不好意思,还顺便吩咐人去给何家收拾收拾房顶。
苏景听石华差点因为何家的瓦太旧给摔下去,有点愕然,随即问:“隆科多道那是他外甥孙女,他家里与佟家有何关系?”
隆科多此人,苏景是很了解的。今日他愿意出头,证明何家与他关系还算亲近,否则此人一贯心高气傲,连不得宠的皇子宗室都敢不放在眼里,如何会亲自出面赔罪作保呢?
这头出得,让苏景有些困惑,只是何家若真与隆科多有旧,为何又穷困至此?
一个连房顶都修不起的京官?
石荣看石华。
石华咳嗽了一声,很自豪自己后来还很八卦的去打听何家的情形,要不这会儿怎么回答的上来。大哥还怪他像个婆娘一样爱打听呢!
石华很骄傲的挺了挺胸,上前道:“贝勒爷,这何家其实是赫舍里氏的分支,不过是很远的旁支了。何家已故的额奔痴迷汉学,又有世祖爷提拔汉官,提倡满汉一家,当时多有满人取了汉姓,额奔在分家出来后,就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何正望,从此家里的孩子都随了何姓,不过他们依旧在正黄旗下。这何正望颇类其父,从小喜欢诗词歌赋,也曾经参加过满人的科举。”说到这儿石华清了清喉咙,“只是屡试不中,为请先生交文友,还花了不少银子,以致家境渐入困窘。”
作者有话要说: 吴绛雪就是女主啦啦啦,但是她不是汉人不是汉人,再后面一章会告诉大家她的身份,原谅我没让她出正脸,但是个绝世大美人。作者颜控,一直认为美人必须配美人,坚决支持优生优育,不能鲜花插在牛粪上!
☆、清圣宗
狗屁文友,其实人家就是把何正望当傻子,混吃混喝。反正是满人,不坑白不坑啊……
至于满榜的屡试不中……
世祖入关后复开科举,以收天下士人之心。而能用满人治理江山,大清的皇帝还是更想用满人的,号称最喜汉学的世祖爷也不例外。故此,为让满人向学,世祖又将科举分为满榜与汉榜。汉榜自然是汉人,满榜,却并非只有满人能考,蒙古旗,汉军旗,甚至回人,都能考。并且世祖当年也知道旗人与汉人比起来,文化功底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旗人科举比之汉人科举,取中要求一降再降,而且汉榜与满榜参考的人数相差多,录取名额却一样多!
即便如此,满榜能中进士的也没几个,旗人有朝廷每年给予的岁银,好歹能填报肚子。有门路的,完全不用科举就可以做官,没门路的,也没钱读书习字,更没那个耐心,还不如投军营呢?所以到现在,满人中坚持到最后中进士的就两个,何其尴尬。
可如今,又出了一个辛苦攻读却把家都读穷了仍甚么都中不了的……
跟随苏景多年的石荣与石华虽不是读书人,但一直见苏景过目不忘,随意施为就能征服江南各方大儒士子,斗文比诗不落下风。江南幼有才名,号称七世书香出身的解元徐平文只与苏景斗了一篇赋,就甘拜下风了。所以他们从来不认为读书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此时见到何正望这样的,都有点替对方难过。
“哦?”但学霸端贝勒面对如此学渣仍然十分淡然,他端起茶吹了吹,不动声色道:“接着说。”
“额奔可能也知道何正望的能耐,临死前去佟家求见了一等公佟国维的正室赫舍里氏。赫舍里氏乃是额奔的姑母,额奔的父亲色别克是庶出,不过额奔亲祖母当年正是赫舍里氏生母巴尔答氏的陪嫁,色别克从小就养在巴尔答氏跟前,故此与赫舍里氏这个嫡出妹妹感情深厚。赫舍里氏念及旧情,让人给侄孙安排了个差事。但何正望一心痴迷汉学,想通过科举进身,二十来年过去,官位反而越来越小,最后只能到礼部做个没品级的铸印局使。何正望的正室哈达纳喇氏眼见家里困窘,就在院子里修了一堵墙,劈出一半屋子租给在京师温书等待科举的学子,每年能得两个钱添补。一等公夫人也常常让人送些银子过去,只是都被何正望买了书。”
一个读书读傻了的,真是这样,倒不足为虑。
但苏景还是对隆科多今日异常的出面奇怪,细一想,旋即发现自己着相了。
混在朝堂的人,都是野心家,而野心家,十之八九必然喜欢投机,至于剩下不会随意出手的,那得是自己阿玛那种能忍到最后的,这便是胜利者了。
自己为何一意断定隆科多出面是为了何家,也许是为了自己呢?也许佟家或者只是隆科多一个人发现自己,又或许是雍亲王府有投注的价值,故此在那何家女打出亲戚招牌后,隆科多才捏着鼻子过来说情。他不是想帮何家,他是想向自己表明,佟家绝不会与自己为敌。
真是有意思!
自己一个才回京的皇孙,竟然就让大名鼎鼎的隆科多看在了眼里?佟国维,可应该是支持那位贤王的,隆科多此时又是否已经按照历史投了自己那位阿玛?
在自己出面动内务府前,或许应该试一试佟家,至少要试一试那位,八叔?
苏景正在心里思量,石华又说起一桩事。
“主子,奴才今日到何家,还发现了一桩稀罕事儿?”
石荣看着挤眉弄眼的弟弟,恨不能一巴掌呼在他脸上。就是这个脾性,所以到如今明明一身功夫是兄弟四个里最好,偏偏老三老四都放出独挡一面了,他却不得不把人放在身边亲自盯着,唯恐坏了主子的事。
眼下还敢在主子面前卖弄玄虚!
看石荣脸色发黑,石华不敢耽搁,忙老老实实道:“主子,何家隔壁住的不单是学子,还有一家姓吴的人,是名妇人带着一儿一女并一个丫鬟和一个哑巴婆子。奴才今日探了何家原本要走,却发现吴家的丫鬟来跟那何三姑娘借银子,说是吴家的姑娘生病了,何三姑娘像是与那吴姑娘十分亲近,就追问起吴夫人的去向,那小丫鬟只道吴夫人被二夫人带走了,二夫人是谁,任凭何三姑娘追问,都不肯说。何三姑娘也有些古怪,她拿不出银子,竟不肯向何夫人求助,跑去将自己的长命锁翻了出来给小丫鬟,让她死当。因这种种不同寻常之处,奴才从何家出来,就坠在了那吴家叫夕照的小丫鬟身后。”
石荣又瞪了石华一眼。难怪这么晚才回来,原来还管了闲事!
石华自知理亏,别过头装没看见,苏景却不以为然。
自己要用的人是甚么情形,他很清楚。人无完人,石华好奇心过甚,石荣未尝不是欠缺机变。他用人,先取一个忠字,接着按照他们脾气秉性安在合适位置上就是了。所以他对石华,一贯宽纵一些。
苏景喝了一口茶,打趣道:“你必然又有了发现。”
“主子说的是。”石华得到称赞,心满意足道:“奴才跟着夕照取了药又回到吴家,听到夕照和吴家姑娘说话,才知道原来那吴夫人竟是纳喇揆叙的妾室,只因揆叙之妻耿氏善妒不容,吴氏因此被撵出家门,带着一儿一女居住在外。那夕照还抱怨道二夫人太过狠心,他们都租住别人的破屋子了,二夫人还是不肯罢手。”
“纳喇揆叙……明珠的次子。”苏景听到这个名字,脸上漫不经心的神色顿收,道:“你还查到什么?”他知道自己手下的人,石华既然查到这个名字,肯定会接着查下去的。
石华脸上的得意都快溢出来了,他道:“奴才听到她们主仆的话,原本不敢信,待那吴姑娘服药睡下后,便去原来的相府外探听了一番,才知道她们说的都是真的。那吴夫人娘家姓吴,生父乃是顺治爷年间因科举舞弊案被牵连后发配宁古塔的吴兆骞。明珠长子纳喇性德与吴兆骞好友结交,得知吴兆骞之事向明珠恳求,吴兆骞得以从宁古塔回到京城在明珠府中做了段时日的幕僚,却没两年就去世了,身后留下一儿一女。长子吴桭臣扶灵回了吴江祖宅,女儿吴问心因年岁尚小,又是难产而生,当初一路跋涉回京后不能再跟着吴家人奔波,明珠之妻觉罗氏就做主将吴问心留在身边抚养长大,名分上虽是婢女,实则当女儿一般娇养。后来觉罗氏又要将吴问心给次子做妾,吴家人原本颇有风骨,但明珠对吴家有大恩,吴桭臣终究答应了。吴问心因此成为揆叙的贵妾。觉罗氏在世时,吴问心在纳喇府邸过得不坏,只是明珠去世后一年,觉罗氏也没了,揆叙的正妻耿氏因无子无宠,对生了一儿一女的吴问心颇为嫉恨。半年前,耿氏身边的陪房丫鬟有了身孕又差点流产,耿氏道乃是吴问心所为,便要把人活活打死,揆叙没办法,只好在外给爱妾置办了一所宅子,让她出来独居,没过多久,又将儿女都送了出来,想来还是耿氏的缘故。”
“耿氏。”自决定回京,京中数得上的人家苏景都一一让人详查过,他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之能,对纳喇明珠这位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权臣自然更不会放过。他的儿孙,当然也需要重点关注,不过儿孙的妾室,他未曾打听,没想到还有这样一个意外之喜。
论起来,纳喇明珠与皇室渊源深厚,他不仅是康熙一朝早年的风云人物,更是爱新觉罗氏的姻亲。纳喇明珠出身叶赫纳喇,祖父为金台吉,正是太宗的亲舅舅,孝慈高皇后的亲哥哥。后来明珠又娶了英亲王阿济格嫡出的第五女觉罗氏为妻。只是阿济格因与多尔衮同母所出的关系获罪,觉罗氏宗室格格的身份也随之被废除,但纳喇家后人身上流着爱新觉罗的血液是不容否认的。
早年康熙用明珠与索额图平衡朝政,明珠支持族妹惠妃所出的直郡王,而索额图则一力扶持孝诚仁皇后所出的太子,明明两边势力都为康熙一手栽培,到最后,索额图与明珠皆获罪,直郡王被圈禁,太子废而又立,眼看也是摇摇欲坠,眼下已连寝宫都不能出了。
昔日辉煌都已成为昨日云烟,明珠死后纳喇家地位一落千丈,所以纳喇揆叙决定将赌注投在那位‘八贤王’身上,故此才畏妻如虎,任凭耿氏指鹿为马?
☆、清圣宗
想到耿氏的身份,苏景笑着摇了摇头,安王府所出的女人,似乎都是母老虎。
眼见苏景发笑,石华凑趣道:“主子想到什么了?”
“你们可知道耿氏的出身?”
石荣与石华虽是搜集资料的人,却没有苏景那样的能力,耿氏又不是朝臣,自然记不住这么多,两人都摇头。
“耿氏是耿聚忠与和硕柔嘉公主之女,和硕柔嘉公主出身安王府,乃岳乐与第二位继福晋纳喇氏所出,这位纳喇氏正巧也是叶赫纳喇出身,与明珠同出一族。和硕柔嘉公主早年抚养于宫中,在孝庄文皇后膝下养大,后来为安抚三藩,被赐婚给耿精忠的胞弟,时年不过十二。十年后公主病故,耿聚忠也死了,留下耿氏,万岁怜惜,便将耿氏赐婚给揆叙。耿氏自幼出入宫中,宫中以宗室女待之,想来性情上是有几分不同寻常之处。”苏景说着话锋一转,“不过揆叙宁肯将一儿一女送走换的家宅安宁,想来与我那直郡王伯已被圈禁有关。”
石荣与石华皆不是蠢货,他们马上明白苏景的意思了。
以前纳喇家是将赌注下在直郡王身上,可明珠死了,直郡王垮了,那么纳喇家不甘沉寂,想要再拼一个从龙之功,就得再选一位阿哥来扶持。比较起来,自幼养于惠妃膝下,有贤王之称的八贝勒就是最合适的人选。直郡王被圈禁之前,自知大位无望,不还在万岁面前推举八贝勒么?
纳喇家要扶持八贝勒,那与八福晋为表姐妹的耿氏就有了不一样的份量,所以揆叙的确是畏妻,却不是因为耿氏的出身和对正室的敬重,而是出于对八贝勒的看好。
既然如此,其中有何可插手的地方呢?
苏景往后一靠,含笑道:“石华,你说那位纳喇姑娘受了伤?”
石华一愣,“是,奴才问过抓药的大夫,是退热以及治外伤的药。”
“把药铺买下来,从府里拿上好的退烧药以及伤药,就说先前抓的药药性坏了。”苏景唇角笑容渐深,眼底光华流转,怡怡然端了茶轻轻一吹,道:“耿氏自然大有来历,那位吴夫人,却未必没有可用之处。”
吴兆骞,昔日‘江左三凤凰’之首,至今在天下文人心中仍声望不坠,错非死的太早,当初回京后未必不能闯出一番名号。吴兆骞一手教导出来的儿子,隐居吴江,却结交好友,文名遍传江南,又真是不慕名利,决意终生不仕清廷吗?果真如此,当年为何送女入相府,吴桭臣又岂会答应胞妹为妾?
吴家人,江南士林,汉官文臣……
用的好,此乃一招有大用的奇兵!
九月初七,苏景让人去内务府会计司,带上自己的金印,将这一年上半年内务府所有收支账册搬回来。会计司郎中达春对苏景派去的人恭敬有加,很快就让人搬了九个半人高的大箱子过来,还道‘自万岁下旨,奴才就备好了,贝勒爷只瞧上半年的?奴才将去岁的账册都收拾出来了?’又问‘可要奴才遣两名书吏过去?’
苏景看着摆在屋中的几口大箱子,里面一摞又一摞账册似乎还散发出油墨清香。他随手拿起一本,翻开两页,笑了,“倒是看得起我。”
“人都到了?”
才从扬州赶来的吉达立即一躬身,道:“都到了,一共三十个计总管亲自选的人。”
“自今日起,府中设外书房审计堂,每日令府中侍卫五十轮值巡护,若无令牌,不得擅入。三十名账房,俱以画像入册,身高,体重,胎记,以及口吃,跛脚,或白眉等皆录。审计堂一应吃用,自外院厨房供给,另调专厨。设府医,以检进出之物。”
吉达等人听苏景如此重视过来的三十名账房,连眉头都没动一下。他们跟在苏景身边已久,深知苏景从最初,就挖掘身边的算学人才,后来从中挑拣出天赋最高的计安与薄重明两人,提拔到身边亲自教了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