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置啄
  皇太后的身边为何没有年长的心腹宫女随侍在侧?
  因为那些人都死了,就死在皇太后的手上。
  深宫大内就是一个争权夺利的血腥战场,这里看不到硝烟,危机却无处不在。常年生活在这里的女人会为了生存,为了报仇,为了不被人踩在脚下,为了光耀门楣,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努力的挣扎求存,直到将人性里天真、善良的一面一点点磨灭怠尽。
  皇太后就是深宫斗争的胜利者,她成功的让自己的儿子登上了皇位,然后母凭子贵,成了天下最为尊贵的女人。但她的心也在常年的争斗中变了质,她骄傲的容不得任何人跟她唱反调,任何敢于反驳、顶撞、违逆她的人都该死。
  而这个世界上,除是皇帝,那些敢于违逆她意思的人也确实都死,这其中自然包括她身边的那些心腹。
  吴宝柱是在皇太后身边侍候最久的老人,白景和楚月也都从给皇太后洒扫庭院开始,一步步爬上来的,自然对皇太后的性情知道的一清二楚。那些以前让她们只能仰望的姑姑们,已经用生命为代价给她们做了正确的示范,是以她们不敢犹豫不敢开口反驳,甚至不敢求饶。
  她们能做的只有认罪。
  “这次就饶了你们,若再有下次,你们就不用再出现在哀家面前了。”
  “奴婢遵命,谢娘娘宽宏大量不怪罪奴婢们。”白景与楚月高悬着的一颗心一下落回了心底,两人谨慎的又奉承了皇太后,白景小心的觑着皇太后的脸色,问道,“娘娘,那奴婢们先将不小心弄脏的地方收拾一下,您先想想如何罚治那些逆臣,如何?”
  母仪天下的皇太后,是天下最为完美尊贵的女人,她心怀宽广,心慈人善如菩萨转世,任何不规矩的举动都不可能是她所为。
  坐在上首的女人抬了抬眼皮,虽然面上仍有不愉之色,但看向白景的那一眼却已然没有了让人全身发冷的戾气。白景的话显然取悦了皇太后,她给面子的轻“嗯”了一声,便单手撑头,轻轻合上眼。
  白景和楚月心下狂喜,已然知道她们又逃了一劫。但两人不敢将喜悦表露在脸上,又向皇太后磕了一个头,便就着跪地的姿式飞快的收拾起地上的碎瓷来。
  吴宝柱见此也以额碰地向皇太后磕了个头,然后起身无声的退回到殿门边,小心的往外看了看,没发现什么可疑之人这才面无表情的低下头。
  是夜,数位御史磨墨沾笔,伏案急书,笔刀霍霍,直指伯阳侯府救济营打死八十余条人命一事。
  次日早朝
  黄公公站在殿中冲满殿的文武微微欠身,才笑眯眯的道:“劳众位大人稍待片刻,皇上方出寝殿之时,龙袍不小心被一株玫瑰花枝挂了一下,现下正回殿更衣去了,陛下怕众位大人等的急了,特让老奴先来告知各位大人们一声。”黄公公说完,向身后跟着的小太监挥了挥手,仍是一脸笑容的道:“各位大人若是有本上奏,就先将奏章交给老奴吧。”
  朝堂之上不管是不是要当庭上奏事情,写好的奏章都是要交给黄公公收集后,再交由皇帝批改示下的。只不过平时这个程序是在散朝之时进行的,而今天却被黄公公借着皇帝在更衣,提前给做了。
  见小太监已经收好了奏章,黄公公向众臣微微一笑,道,“老奴去看看陛下怎么还不来,各位大人莫要着急。”
  有人笑着向黄公公拱手回礼,“我等不急,黄公公慢走。”
  也有人道:“公公快去瞧瞧,别是小太监毛手毛脚,没有公公侍候好,惹陛下不快了吧?”
  黄公公笑着出了乾清殿,一点儿不急的慢悠悠转进了御书房,本该正在更衣的皇帝安坐于龙案之后,正一脸闲适的轻啜着茶水,见黄公公进来,才抬了抬眼皮,问:“都拿来了?”
  黄公公欠身回道:“是,奴才已将各位大人今天要奏对的奏章都收上来了。”
  “拿来朕瞧瞧。”
  小太监低着头快步上前,轻轻将手里的托盘搁在龙案上,然后又低着头无声的退了出去。
  皇帝一脸嫌弃的挑捡着托盘里的奏章,等看到自己想找的奏章时,才举起来打开看两眼,待将全部奏章挑捡过一遍,龙案上已经整齐的垒了一叠奏章,一共七份。
  诺大个京城,到处都被令狐方布满了暗卫,这次暗卫们能料敌机先,这么快就将京城和皇宫里发生的事情汇报到他这里,这无疑让皇帝感觉非常的好。皇帝此刻有种天下尽在自己撑握之中的成就感。也正是这样的感觉,让他今日的心情非常的不错。
  皇帝眯着眼,神色不明的轻拍龙案,似是自言自语,又似在对黄公公道:“女人就是女人,就算地位再高又如何,格局终究是小了,如今国有叛逆,难民如潮,外敌窥视,大战随时都会爆发,这些女人竟然还有心思为点儿鸡毛算皮的小事,打击报复,扯朕的后腿……”
  黄公公眼睛盯着自己的脚尖,低头不语。
  “老黄,你觉得朕该怎么处置此事?”
  事关皇帝的老母,黄公公就是向天借胆也不敢置啄半句,他侍候了皇帝一辈子,对皇帝的性子还不了解吗?皇帝就算对自己老娘不满,那也只能是他自己一个人不满,别人要敢置啄半句看看?
  身为一国帝王,天下最有权势的一个男人,如果连自己的老娘都护不了,他还敢称自己为天下之主吗?
  黄公公深深的弯下腰,语气轻松的道:“皇上英明,必然早已成竹在胸,又哪里需要老奴多嘴?”
  皇帝今儿心情不错,所以也不否认,道:“朕心里确实已经了主意,母后想让伯阳侯府倒霉,这朕清楚,但伯阳侯于大华有功,令狐方又带兵在外为朕守国门,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只要他令狐家不造反,朕就不会动伯阳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