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神十三岁 第22节
“你们问的太多了吧?该上课了。”刘老师板着脸。
学生们还是很怵板着脸的班主任的,于是赶紧回了自己座位。
数学赵老师进来了,对刘老师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出了教室,刘老师说:“今天是市里的电视台来采访你,他们有化妆师,会给你上个妆。”他皱着眉,似乎不太高兴。“我个人是不赞同有太多媒体来采访你,把你树立成‘神童’,这对你……不太好。”
他闷头走了几步,转头看她,“你要知道,神童的压力很大,人们希望你总是那么聪明。如果你一旦不那么‘神童’了,人们对你的赞扬都会变成贬低。”
康妙玟点点头,“我知道。”
“你知道?”刘老师似乎有些意外。
“我看过科大少年第一届的报道,当时媒体的采访已经多到中科大必须拒绝,而那些神童也……”
“外界过多的宣传和赞美害了他们,他们……人是有虚荣心的,他们年龄太小,不明白……无法正确对待外界的过度赞誉。”
科大第一届少年班作为全国天才神童试点班,暴露了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生活自理能力严重不足,以及外界过多的赞誉使得少年们过于飘飘然,导致自视甚高。
那些少年在自己原来的学校都是年级第一,素有聪颖之名,但实话说聪明孩子那也是一捞一大把的,有着“第一神童”美誉的那位同学尤其如此,以至于之后有位数学大师来到中科大作报告,那位同学居然不肯去听大师的讲座,还因为数学大师居然没有听说过他而感到愤怒。
所以现在又有一种论调,说学校不能培养“高分低能”的学生,学生除了学习能力强之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此才能是全面型人才。
说的很有道理。
但一旦有个“神童”,媒体照样趋之若鹜。
刘老师颇为苦口婆心,一路都在要她放平心态,不管“神童”不“神童”,心态好才是真的好,才能走的更好、更远,媒体的聚焦不过是一时,对她的影响却有可能是终生的。他人的赞誉只是上嘴皮碰下嘴皮,如果她成了仲永,那些人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只会觉得她太愚蠢,无法调节心态。
老师也是怪不容易的,康妙玟很领刘老师的情。是真的为你着想才会说这些,不然的话,你是不是神童跟老师有关系吗?老师也就拿几十元的工资,压根犯不上多费神,更不会跟你说这些掏心窝子的经验之谈。
以前她当然没有资格得到老师们的另眼相待,没那个机会,现在看来,至少这几位老师都是设身处地的为她考虑、为她做计划,她十分感激。
*
到了行政楼的会议室,电视台记者主动伸出手,“你好,康妙玟同学。我们是庐州市电视台的记者,我们的栏目叫《今日庐州》,我叫蓝馨,是《今日庐州》的主持人。”
“你好,蓝馨姐姐。”
蓝馨笑眯眯的,“今天我们来呢,是想给你做个专访。”
“专访?不是普通的采访吗?”不懂就问,“我以为专访是需要提前预约的。”
“是的,本来应该是要先预约再采访,但校长说你的学习任务很紧张,希望我们能一次拍完。你觉得呢?”
康妙玟点头,“校长说的有道理。”
会议室里采光一般,窗帘拉开,有阳光照进来。
一旁有人拿着反光板在选取合适的摆放角度。
“为了上镜,会给你稍微化妆一下,不会化的很过分。我们先在会议室里拍一段,然后在校园里拍一段,之后还会到你的班级拍一段。”
这不是商量而只是通知。康妙玟点点头,也没什么啦,就是……确实觉得很占用她的学习时间。
上电视的经历很新奇,化妆师为她打了粉底,在她脸上涂涂抹抹,化妆完毕,拿了镜子给她看效果,觉得还挺日常的,提亮了她的肤色,令她的眼睛显得更大了,嘴唇涂了浅粉色的口红,显得饱满而自然。
康妙玟都有点不敢相信镜子里的女孩是自己了。
镜子里的女孩青春洋溢、自信又可爱,有明亮的眼眸。这是她吗?有点新奇呢。
蓝馨也很满意,“这样多好看呀。”
又为她挽了一下头发,叫化妆师拿了发梳来,为她梳顺头发,扎了一个高高的马尾。康妙玟从长裤口袋里掏出李安娜同学赞助的红色缎子发带,蓝馨给她扎了一个蝴蝶结。
一边说:“妙玟,不要太紧张,就像平时跟老师说话一样就行了,你平时怕老师吗?”
“不是怕老师,是尊敬老师。”
“对,你说的对极了,是尊敬。”
“你们想问什么问题?之前报纸记者来采访,都是事先拟好提问的问题的。”
“看来你已经对采访有了经验。没有什么很难的问题,我们的观众想知道你平时是怎么学习的,你有什么好的学习经验吗?”
康妙玟想了一下,“上课认真听讲,多做题。”老生常谈罢了,人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你对应试教育怎么看呢?”
康妙玟看了看一旁的教导主任和班主任,他俩都有点紧张,怕她说的话不太好听还是什么。
她在脑子里迅速的组织了一下语言,“应试教育这个词本身就带一点贬义了,一个系统多年行之有效,能够尽可能的选拔出合适的……人才,说明这套系统很实用。”
蓝馨笑了,“你说的很好,但不像孩子说出来的话。”
康妙玟不明白,直率的问:“你们想达到什么样的节目效果?报纸上都说我是‘神童’,你认为呢?”
“神童是很好,但……”蓝馨想着这么大的孩子能理解她想说的话吗?“不能拔苗助长。”
媒体真是奇怪呀。
*
这一天的采访不能算是很顺利,事后康妙玟回想蓝馨在采访开始前和采访开始后说的那些话、提的问题,隐约觉得电视台跟报纸这种纸媒的宣传口径不尽相同,纸媒都在说她是“神童”,是数学天才,但电视台偏偏要唱反调。
但奇怪的是,《今日庐州》播出之后的效果仍然是正向的,比如一中来挖墙脚就是节目播出之后。
康家的亲戚们也都看到了报纸和《今日庐州》,他们不一定每家都订了报纸,但亲戚家的孩子上了报纸和电视,还是非常令他们吃惊且骄傲的。就连奚外公和钱外婆都知道了,钱外婆高兴得很,自己坐公交车来了庐州理工大学,到人武部找到女婿康卫国。
康卫国很吃惊,他和奚绣蓝结婚十几年,只有结婚的时候奚外公钱外婆来参加了婚礼,之后老两口从未来过女儿家,就连康妙玟出生,也只是钱外婆去医院看望女儿和外孙女。
“妈,你怎么来了?有什么事吗?”康卫国想着难道是老岳父有啥事吗?
钱外婆皱眉,“咋啦?我不能来?”
康卫国忙说:“不是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就是妈您不常来,我还以为是有啥事。”
第25章 钱外婆的虚荣心
“我来看看我外孙女玟玟。”钱外婆又是高兴又是不满, “玟玟都上电视了,你们咋不告诉我和你爸?”
康卫国挠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什么叫‘不是大事’?上报纸你们不告诉我们, 上电视你们也不告诉我们, 我看啊, 你眼里就没有我和你爸。”钱外婆气鼓鼓的, “你小心眼,怕我们两个老东西沾你的光。”
康卫国急了, “妈,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我本来想着星期天跟绣蓝去看望您和爸爸的,您也知道, 玟玟现在学习很忙, 这马上又要考期末考试了。”
钱外婆哼了一声, “别以为我不懂学校考试时间, 期末考试要到6月底了,现在才5月份!”
康卫国讪讪, “那……妈你要不要去家里坐坐?我现在没事就能下班了,绣蓝还要到6点才能下班。”
“玟玟几点放学?”
“她今天放学早, 下午就两节课,没有兴趣班,但放学后她要跟同学一起去图书馆借书看。”康卫国跟人武部部长打了个招呼,提前下班了。
老岳母来了, 领导也很是通融,大方批准。
康卫国推着自行车,走在老岳母身边。
“玟玟她外公身体不好, 脾气又坏,我每天照顾他就够累的, 没时间往你家跑。玟玟现在出息了,我和她外公心里都很高兴。小孩子还是要多一点营养,绣蓝上次说给玟玟订了牛奶,我让你妹妹去她婆婆家买了一些土鸡蛋,你记着每天给孩子煮几个鸡蛋吃。”
“谢谢妈。”康卫国很领情。康外公钱外婆是没来他家看望过奚绣蓝和康妙玟,但奚绣蓝每次回娘家,钱外婆都会准备一篮子土鸡蛋,说土鸡蛋营养高,给孩子多吃一点增加营养。逢年过节奚绣蓝给娘家送节礼,老两口也会偷偷塞钱给康妙玟。
老两口也不懂什么营养不营养的,只知道鸡蛋是好的,生孩子坐月子都吃鸡蛋呢!还时不时的会从乡下收几只土鸡,肥西老母鸡在本地很有名气,吃虫子青菜的土鸡比饲料鸡“有营养”,钱外婆拎了一只麻袋,装了两只土鸡,说要给外孙女补一补。
康卫国接过麻袋架在自行车后座上,一路跟钱外婆聊着,报纸是来采访了,还来家采访他和奚绣蓝怎么教育出一个神童女儿来的。嗐,他俩有什么能耐教育孩子?他只有小学高年级水平,奚绣蓝也不过就是初中生,还不是孩子自己聪明!
钱外婆又不乐意了,“那还不是我的绣蓝聪明,才生了玟玟这样的聪明孩子!”
康卫国不敢有二话,连声说:“是是是,都说当妈的聪明,孩子就聪明,绣蓝随妈妈您,玟玟也随她妈妈。”
*
康妙玟回了家,还没走进楼道便闻到一股儿香喷喷的鸡汤味。
掏钥匙开了门,扑鼻而来的鸡汤香味。“好香啊!”她大声喊。
“哎哟!我的玟玟回来了!”钱外婆笑着对她招手。
康妙玟惊讶,“奶奶,你怎么来了?”康家祖父母过世很早,奚绣蓝没见过公婆的面,康妙玟从小就喊外公外婆是“爷爷奶奶”。
钱外婆笑眯眯的,“我怎么就不能来?我来看看我的乖乖玟玟。”
康妙玟笑了笑,“奶奶,你来看我,我可高兴了。”眼睛一瞥,她爹在厨房忙活呢。她不记得钱外婆有来过她家,父母从来没有对她说过为什么外公外婆不到女儿家来,想来大概是不太满意康卫国这个女婿的。以“后世”的说法,康卫国也是个“凤凰男”了。他要不是走运正好退伍到省会城市,那是要返回原籍农村的。
康卫国是农村人,学历也没有奚绣蓝高,在奚外公钱外婆眼里,自家女儿应该找个城里小伙子。康卫国要是没有一份好工作,以及户籍也已经转到大学里,那是万万配不上奚绣蓝这个城里姑娘的。
在城里人心中,只有“有问题”的孩子(不论男女)才会找乡下人当配偶,因为目前的户籍制度还是子女随母亲,如果城里男孩娶了乡下女孩,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孩子也会是乡下人,这是城里父母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能解决户口问题的还是少数,找不到门路,你连塞钱都不知道往哪里塞。
实际上,除去康卫国同志的农村出身,他还是很有市场竞争力的,首先,是退伍军人,这意味着他很有纪律性,卫生习惯也很不错,军队是个大熔炉、大学堂的概念可不是瞎说的;其次,康卫国同志长得算是相貌堂堂,浓眉大眼,一脸正气,有农村娃的憨厚,也不至于显得很鲁钝;再次,康卫国同志现在可是吃国家饭的,大学正式职工,还能给奚绣蓝找份学校集体制校办工厂的工作,人脉也是有的,这几点优势可是不小。
再说了,康卫国同志妥妥是个妻管严,这也是大大的优点。
*
晚饭吃的鸡汤。
钱外婆亲手撕了两只大鸡腿放到康妙玟碗里,笑眯眯的说:“多吃一点,一会儿再喝鸡汤。吃不完的放进冰箱,明天中午吃。”
“奶奶,你也吃。”
“你奶奶喜欢吃鸡翅膀。”奚绣蓝给钱外婆撕了两只鸡翅膀。
钱外婆说:“我年纪大了,吃不得这样多肉。”
“奶奶,鸡肉不腻的,你也吃,你也要补补营养。我跟你说啊,我现在在看医学书,要是快的话,明年我就能给你开药方子,我们先搞个食补的药膳方子,给你和我爷爷吃。”
钱外婆笑得合不拢嘴,“哎哟,真是我的心肝宝贝!你有这个心啊,我跟你爷爷都高兴着呐!”
“等星期天我跟妈妈去看你和爷爷。”
钱外婆连忙摆手,“不用不用,你爸爸说你现在学习紧张,就不耽误你看书了。”
“也没什么要紧的,这个学期的课本我都看完了。现在就是要多看一点课外书,老师说很多出题的老师喜欢出课本之外的知识,特别是语文和历史。”
“哎,好好。奶奶也不懂这些知识啊什么的,你好好学习,我跟你爷爷就高兴。”
*
吃过晚饭,钱外婆便要告辞回家,康卫国骑自行车将老岳母送到二轻机械厂家属区。
康妙玟问:“妈,奶奶怎么今天突然来了?我记得她没来我我们家。”
学生们还是很怵板着脸的班主任的,于是赶紧回了自己座位。
数学赵老师进来了,对刘老师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出了教室,刘老师说:“今天是市里的电视台来采访你,他们有化妆师,会给你上个妆。”他皱着眉,似乎不太高兴。“我个人是不赞同有太多媒体来采访你,把你树立成‘神童’,这对你……不太好。”
他闷头走了几步,转头看她,“你要知道,神童的压力很大,人们希望你总是那么聪明。如果你一旦不那么‘神童’了,人们对你的赞扬都会变成贬低。”
康妙玟点点头,“我知道。”
“你知道?”刘老师似乎有些意外。
“我看过科大少年第一届的报道,当时媒体的采访已经多到中科大必须拒绝,而那些神童也……”
“外界过多的宣传和赞美害了他们,他们……人是有虚荣心的,他们年龄太小,不明白……无法正确对待外界的过度赞誉。”
科大第一届少年班作为全国天才神童试点班,暴露了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生活自理能力严重不足,以及外界过多的赞誉使得少年们过于飘飘然,导致自视甚高。
那些少年在自己原来的学校都是年级第一,素有聪颖之名,但实话说聪明孩子那也是一捞一大把的,有着“第一神童”美誉的那位同学尤其如此,以至于之后有位数学大师来到中科大作报告,那位同学居然不肯去听大师的讲座,还因为数学大师居然没有听说过他而感到愤怒。
所以现在又有一种论调,说学校不能培养“高分低能”的学生,学生除了学习能力强之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此才能是全面型人才。
说的很有道理。
但一旦有个“神童”,媒体照样趋之若鹜。
刘老师颇为苦口婆心,一路都在要她放平心态,不管“神童”不“神童”,心态好才是真的好,才能走的更好、更远,媒体的聚焦不过是一时,对她的影响却有可能是终生的。他人的赞誉只是上嘴皮碰下嘴皮,如果她成了仲永,那些人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只会觉得她太愚蠢,无法调节心态。
老师也是怪不容易的,康妙玟很领刘老师的情。是真的为你着想才会说这些,不然的话,你是不是神童跟老师有关系吗?老师也就拿几十元的工资,压根犯不上多费神,更不会跟你说这些掏心窝子的经验之谈。
以前她当然没有资格得到老师们的另眼相待,没那个机会,现在看来,至少这几位老师都是设身处地的为她考虑、为她做计划,她十分感激。
*
到了行政楼的会议室,电视台记者主动伸出手,“你好,康妙玟同学。我们是庐州市电视台的记者,我们的栏目叫《今日庐州》,我叫蓝馨,是《今日庐州》的主持人。”
“你好,蓝馨姐姐。”
蓝馨笑眯眯的,“今天我们来呢,是想给你做个专访。”
“专访?不是普通的采访吗?”不懂就问,“我以为专访是需要提前预约的。”
“是的,本来应该是要先预约再采访,但校长说你的学习任务很紧张,希望我们能一次拍完。你觉得呢?”
康妙玟点头,“校长说的有道理。”
会议室里采光一般,窗帘拉开,有阳光照进来。
一旁有人拿着反光板在选取合适的摆放角度。
“为了上镜,会给你稍微化妆一下,不会化的很过分。我们先在会议室里拍一段,然后在校园里拍一段,之后还会到你的班级拍一段。”
这不是商量而只是通知。康妙玟点点头,也没什么啦,就是……确实觉得很占用她的学习时间。
上电视的经历很新奇,化妆师为她打了粉底,在她脸上涂涂抹抹,化妆完毕,拿了镜子给她看效果,觉得还挺日常的,提亮了她的肤色,令她的眼睛显得更大了,嘴唇涂了浅粉色的口红,显得饱满而自然。
康妙玟都有点不敢相信镜子里的女孩是自己了。
镜子里的女孩青春洋溢、自信又可爱,有明亮的眼眸。这是她吗?有点新奇呢。
蓝馨也很满意,“这样多好看呀。”
又为她挽了一下头发,叫化妆师拿了发梳来,为她梳顺头发,扎了一个高高的马尾。康妙玟从长裤口袋里掏出李安娜同学赞助的红色缎子发带,蓝馨给她扎了一个蝴蝶结。
一边说:“妙玟,不要太紧张,就像平时跟老师说话一样就行了,你平时怕老师吗?”
“不是怕老师,是尊敬老师。”
“对,你说的对极了,是尊敬。”
“你们想问什么问题?之前报纸记者来采访,都是事先拟好提问的问题的。”
“看来你已经对采访有了经验。没有什么很难的问题,我们的观众想知道你平时是怎么学习的,你有什么好的学习经验吗?”
康妙玟想了一下,“上课认真听讲,多做题。”老生常谈罢了,人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你对应试教育怎么看呢?”
康妙玟看了看一旁的教导主任和班主任,他俩都有点紧张,怕她说的话不太好听还是什么。
她在脑子里迅速的组织了一下语言,“应试教育这个词本身就带一点贬义了,一个系统多年行之有效,能够尽可能的选拔出合适的……人才,说明这套系统很实用。”
蓝馨笑了,“你说的很好,但不像孩子说出来的话。”
康妙玟不明白,直率的问:“你们想达到什么样的节目效果?报纸上都说我是‘神童’,你认为呢?”
“神童是很好,但……”蓝馨想着这么大的孩子能理解她想说的话吗?“不能拔苗助长。”
媒体真是奇怪呀。
*
这一天的采访不能算是很顺利,事后康妙玟回想蓝馨在采访开始前和采访开始后说的那些话、提的问题,隐约觉得电视台跟报纸这种纸媒的宣传口径不尽相同,纸媒都在说她是“神童”,是数学天才,但电视台偏偏要唱反调。
但奇怪的是,《今日庐州》播出之后的效果仍然是正向的,比如一中来挖墙脚就是节目播出之后。
康家的亲戚们也都看到了报纸和《今日庐州》,他们不一定每家都订了报纸,但亲戚家的孩子上了报纸和电视,还是非常令他们吃惊且骄傲的。就连奚外公和钱外婆都知道了,钱外婆高兴得很,自己坐公交车来了庐州理工大学,到人武部找到女婿康卫国。
康卫国很吃惊,他和奚绣蓝结婚十几年,只有结婚的时候奚外公钱外婆来参加了婚礼,之后老两口从未来过女儿家,就连康妙玟出生,也只是钱外婆去医院看望女儿和外孙女。
“妈,你怎么来了?有什么事吗?”康卫国想着难道是老岳父有啥事吗?
钱外婆皱眉,“咋啦?我不能来?”
康卫国忙说:“不是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就是妈您不常来,我还以为是有啥事。”
第25章 钱外婆的虚荣心
“我来看看我外孙女玟玟。”钱外婆又是高兴又是不满, “玟玟都上电视了,你们咋不告诉我和你爸?”
康卫国挠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什么叫‘不是大事’?上报纸你们不告诉我们, 上电视你们也不告诉我们, 我看啊, 你眼里就没有我和你爸。”钱外婆气鼓鼓的, “你小心眼,怕我们两个老东西沾你的光。”
康卫国急了, “妈,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我本来想着星期天跟绣蓝去看望您和爸爸的,您也知道, 玟玟现在学习很忙, 这马上又要考期末考试了。”
钱外婆哼了一声, “别以为我不懂学校考试时间, 期末考试要到6月底了,现在才5月份!”
康卫国讪讪, “那……妈你要不要去家里坐坐?我现在没事就能下班了,绣蓝还要到6点才能下班。”
“玟玟几点放学?”
“她今天放学早, 下午就两节课,没有兴趣班,但放学后她要跟同学一起去图书馆借书看。”康卫国跟人武部部长打了个招呼,提前下班了。
老岳母来了, 领导也很是通融,大方批准。
康卫国推着自行车,走在老岳母身边。
“玟玟她外公身体不好, 脾气又坏,我每天照顾他就够累的, 没时间往你家跑。玟玟现在出息了,我和她外公心里都很高兴。小孩子还是要多一点营养,绣蓝上次说给玟玟订了牛奶,我让你妹妹去她婆婆家买了一些土鸡蛋,你记着每天给孩子煮几个鸡蛋吃。”
“谢谢妈。”康卫国很领情。康外公钱外婆是没来他家看望过奚绣蓝和康妙玟,但奚绣蓝每次回娘家,钱外婆都会准备一篮子土鸡蛋,说土鸡蛋营养高,给孩子多吃一点增加营养。逢年过节奚绣蓝给娘家送节礼,老两口也会偷偷塞钱给康妙玟。
老两口也不懂什么营养不营养的,只知道鸡蛋是好的,生孩子坐月子都吃鸡蛋呢!还时不时的会从乡下收几只土鸡,肥西老母鸡在本地很有名气,吃虫子青菜的土鸡比饲料鸡“有营养”,钱外婆拎了一只麻袋,装了两只土鸡,说要给外孙女补一补。
康卫国接过麻袋架在自行车后座上,一路跟钱外婆聊着,报纸是来采访了,还来家采访他和奚绣蓝怎么教育出一个神童女儿来的。嗐,他俩有什么能耐教育孩子?他只有小学高年级水平,奚绣蓝也不过就是初中生,还不是孩子自己聪明!
钱外婆又不乐意了,“那还不是我的绣蓝聪明,才生了玟玟这样的聪明孩子!”
康卫国不敢有二话,连声说:“是是是,都说当妈的聪明,孩子就聪明,绣蓝随妈妈您,玟玟也随她妈妈。”
*
康妙玟回了家,还没走进楼道便闻到一股儿香喷喷的鸡汤味。
掏钥匙开了门,扑鼻而来的鸡汤香味。“好香啊!”她大声喊。
“哎哟!我的玟玟回来了!”钱外婆笑着对她招手。
康妙玟惊讶,“奶奶,你怎么来了?”康家祖父母过世很早,奚绣蓝没见过公婆的面,康妙玟从小就喊外公外婆是“爷爷奶奶”。
钱外婆笑眯眯的,“我怎么就不能来?我来看看我的乖乖玟玟。”
康妙玟笑了笑,“奶奶,你来看我,我可高兴了。”眼睛一瞥,她爹在厨房忙活呢。她不记得钱外婆有来过她家,父母从来没有对她说过为什么外公外婆不到女儿家来,想来大概是不太满意康卫国这个女婿的。以“后世”的说法,康卫国也是个“凤凰男”了。他要不是走运正好退伍到省会城市,那是要返回原籍农村的。
康卫国是农村人,学历也没有奚绣蓝高,在奚外公钱外婆眼里,自家女儿应该找个城里小伙子。康卫国要是没有一份好工作,以及户籍也已经转到大学里,那是万万配不上奚绣蓝这个城里姑娘的。
在城里人心中,只有“有问题”的孩子(不论男女)才会找乡下人当配偶,因为目前的户籍制度还是子女随母亲,如果城里男孩娶了乡下女孩,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孩子也会是乡下人,这是城里父母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能解决户口问题的还是少数,找不到门路,你连塞钱都不知道往哪里塞。
实际上,除去康卫国同志的农村出身,他还是很有市场竞争力的,首先,是退伍军人,这意味着他很有纪律性,卫生习惯也很不错,军队是个大熔炉、大学堂的概念可不是瞎说的;其次,康卫国同志长得算是相貌堂堂,浓眉大眼,一脸正气,有农村娃的憨厚,也不至于显得很鲁钝;再次,康卫国同志现在可是吃国家饭的,大学正式职工,还能给奚绣蓝找份学校集体制校办工厂的工作,人脉也是有的,这几点优势可是不小。
再说了,康卫国同志妥妥是个妻管严,这也是大大的优点。
*
晚饭吃的鸡汤。
钱外婆亲手撕了两只大鸡腿放到康妙玟碗里,笑眯眯的说:“多吃一点,一会儿再喝鸡汤。吃不完的放进冰箱,明天中午吃。”
“奶奶,你也吃。”
“你奶奶喜欢吃鸡翅膀。”奚绣蓝给钱外婆撕了两只鸡翅膀。
钱外婆说:“我年纪大了,吃不得这样多肉。”
“奶奶,鸡肉不腻的,你也吃,你也要补补营养。我跟你说啊,我现在在看医学书,要是快的话,明年我就能给你开药方子,我们先搞个食补的药膳方子,给你和我爷爷吃。”
钱外婆笑得合不拢嘴,“哎哟,真是我的心肝宝贝!你有这个心啊,我跟你爷爷都高兴着呐!”
“等星期天我跟妈妈去看你和爷爷。”
钱外婆连忙摆手,“不用不用,你爸爸说你现在学习紧张,就不耽误你看书了。”
“也没什么要紧的,这个学期的课本我都看完了。现在就是要多看一点课外书,老师说很多出题的老师喜欢出课本之外的知识,特别是语文和历史。”
“哎,好好。奶奶也不懂这些知识啊什么的,你好好学习,我跟你爷爷就高兴。”
*
吃过晚饭,钱外婆便要告辞回家,康卫国骑自行车将老岳母送到二轻机械厂家属区。
康妙玟问:“妈,奶奶怎么今天突然来了?我记得她没来我我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