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
高凉捋了一下刘海:“还好,阿姨您坐。有事吗?”
匡秀敏说:“你今天做的菜味道特别好,大家都说好吃,吃得一点都不剩,你真能干。”
“阿姨您过奖了。”高凉不好意思地笑,她不会是特意来夸自己的吧?
匡秀敏说:“晚上你李叔叔还有几个朋友没有走,要留下来吃晚饭。家里也没什么菜了,俊伟奶奶让我来问问你这里还有没有菜。”
高凉忙说:“我这儿还有一些卤大肠,就是今天那头猪的大肠,我刚弄干净卤上了,晚点给您送过去。要是还需要凉拌菜的话,我可以给你们再做两样凉拌菜。”
匡秀敏笑眯眯地点头:“好啊,好啊,我们回去再杀只鸡就差不多了。谢谢你啊,高凉。这钱给你拿着,是今天卤肉的钱。”
高凉连忙推辞:“不行,阿姨,我不能要,您拿回去。”菜其实都是王奶奶准备的,她只是帮忙做,没花她什么钱。
匡秀敏说:“怎么能不要呢,今天耽误你一天都没去摆摊赚钱。帮我们做了这么多事。”
高凉坚决推辞:“阿姨,您太见外了。奶奶、俊毅哥和俊伟都特别照顾我,帮了我很多,我帮忙做点小事就要拿钱,那我以后怎么有脸见人啊。钱您千万收起来,谈钱就伤感情了。今天是俊伟的喜酒,我跟俊伟是好朋友,就当是我为朋友出力了,这个钱我要是收了,我都没脸见俊伟和奶奶了。”
匡秀敏见她这么说,笑着点头:“好吧,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直接跟叔叔阿姨说,我们能帮的,一定尽力帮忙。”
高凉点头:“那就先谢谢阿姨了。”
当天晚上,李俊伟送来不少糖果、点心和水果,说是那些亲戚朋友带来的。高凉知道这是匡阿姨的好意,也没拒绝,收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高凉又出摊了,早上出门的时候,看见李卫国在院子里打军体拳,还叫了儿子李俊伟一起来,看见高凉姐妹俩要出门,李卫国主动抬起手来打招呼:“小姑娘这么勤快,一大早就出去做生意?”
高凉笑着打招呼:“叔叔早。”
李卫国说:“你昨天做的卤菜好吃,昨晚那个卤大肠味道特别好,你做这个卖吗?”
高凉摇头:“这个我暂时没卖,等我开店了再做。叔叔要是想吃,我可以再给您做。”
李卫国点头:“好,好,先谢啦。小姑娘不错,自强不息,有咱们中国人的志气。”
跟高凉一起出摊的高盼说:“姐,我去叫强强起来,让他跟叔叔学打拳吧,以后强强学会了,就不怕有人欺负我们了。”说完转身就往屋里跑,把高强拽了起来,让他跟李卫国学打拳,高强这小子一听要学军拳,果然睡意全消,精神百倍地跑出来:“叔叔教我打拳。”
高珊也跟着醒来了:“我也要学。”
李卫国看着虎头虎脑的高强和娇俏可爱的高珊,笑眯眯地说:“行,来跟叔叔一起学。”
高凉看见斗志昂扬的弟弟和妹妹,不由得笑了。
李卫国这次休假的时间不短,足足一个月。李卫国每天早上起来打拳,本想教儿子俊伟学的,结果俊伟犯懒,早上赖床不起来,倒是高强这个小家伙非常有毅力,每天都坚持下来了,还管李卫国叫起了师傅,没过几天,就打得像模像样了。高珊不跟高凉出摊的时候也一起去学。高凉觉得,弟弟妹妹学了这个也不错,至少可以强身健体。
李俊毅走后一个多礼拜,高凉收到了他从广州寄来的信和包裹。高凉倒是没有想到李俊毅会给自己写信,她有些好奇地拆开信封。信上说的都是些日常生活,聊的是广州的见闻趣事,说起外地饮食不合口味,多亏了高凉送的两瓶咸菜;信末写到他在广州见到不少卖凉拌菜的,其中有不少高凉没做过的品种,比如珊瑚草和海蜇皮,吃起来格外脆爽,这两样属于海产品,老家也没得买,于是他去批发市场给高凉买了一些干的珊瑚草和海蜇皮,并且咨询了老板具体的做法,将详细方法写给了高凉,一并寄了回来。
高凉急忙拆开包裹,发现真的是干珊瑚草和海蜇皮,顿时激动得鼻子都有点发酸,她没想到李俊毅对自己的事这么上心,这么千里迢迢地给自己寄珊瑚草和海蜇皮。于是她赶紧拿出部分珊瑚草和海蜇皮泡发,按照李俊毅介绍的法子做了两道凉拌菜,给李家送了一半过去,大家都吃得赞不绝口。
高凉连夜给李俊毅回信,说大家都尝了他寄回来的珊瑚草和海蜇皮,觉得特别好吃,自己也打算将这些留到新店开张的时候去卖,如果反响好,到时候还要麻烦他给自己再多买一点邮寄回来,当然,费用她自己掏,包括这次的钱都一起给他。除了这些,她还写到了他奶奶和父母,写到了李俊伟的升学宴等等,就是没写多少关于自己的事。
信寄出去之后,高凉就开始筹备新店开张的事了,还有几天就开张了,店里的布置都已经差不多了,招牌做好了,玻璃柜做好了,小吃桌子也买好了,炉灶之类的也准备好了,一切就等着开张。
高凉看着齐备的小店,心说自己到时候一个人应该能忙得过来吧,不过这之前她得去买一批活鸡鸭回来,到时候好卖卤鸡鸭,最好是下乡去买。说到下乡,她又想起了吴春梅,不知道春梅打算好了没有,到底是复读呢,还是要跟自己一起做生意呢。要不干脆就去春梅家看看吧,顺便看他们那儿有没有鸡鸭可买。
第二十四章 啤酒鸭
趁着弟弟妹妹还没有开学, 高凉带着高盼一起去了乡下。吴春梅家高凉去过一次,还是高三寒假去的, 从现在的时间推算, 其实不过半年多,但是从高凉的记忆里推算, 那就已经过了二十多年, 实在是记忆模糊了。好在她家的村子很好找,村口就在一座桥旁边, 过了桥下车就是了。
八月底的乡下全是绿油油的一片,这个年头还没盛行一季稻, 人们收了早稻之后就抢插晚稻, 此时正是晚稻的生长旺季, 大片的绿色映入眼帘,感觉眼睛都是清凉的。高凉出发得早,到村口的时候太阳都还没出来, 晨露挂在草尖上尚未收,一走裤腿都是湿的, 非常清凉。
高凉不记得吴春梅家在什么位置了,她打算进村之后再打听一下。刚走了一段,便看见前面来了一大群鸭子, 鸭子一摇一摆地你追我赶,还不住“嘎嘎”欢叫,看起来十分欢快。赶鸭子的是两个半大的男孩,高盼眼尖, 说:“姐,他们长得好像,好像是一对双胞胎。”
高凉一听双胞胎,立即就联想到了吴春梅的弟弟,因为她就有一对双胞胎弟弟。高凉赶紧往前走了几步,想去打招呼,却吓住了鸭群,鸭子见有人来,停住不敢动了,对面的孩子叫了起来:“站着别动,让我们过去。”
高凉一窘,只好站住了,尽量靠路边,安静地等待鸭群过去。鸭群紧张地从她们身前跑过了,高凉看着拿着长竹竿的双胞胎兄弟,确实是吴春梅的双胞胎弟弟大宝和小宝,那对双胞胎跟高珊差不多大年纪,但是没有认出高凉来。高凉出声:“大宝,你大姐在家吗?”
拿着竹竿的大宝停下来,扭头看着高凉,可能是觉得有些面熟,但又认不出来,大宝有些羞涩地伸手抓了抓脑袋:“在家,她去打鱼草了。”
小宝性格活泼些:“我记得了,你是我大姐的同学是不是,过年的时候来过我家。”
高凉点头:“对。我不记得你家怎么走了,你们谁能带我去吗?”
小宝将长竹竿往路边的水田里一插:“大宝,你赶鸭子去河里吧,我带这两个姐姐回家。”
大宝点头:“哦,好。”
高凉笑着跟小宝道谢:“谢谢小宝。”
小宝一点都不生分,一路上叽叽喳喳地说个没完,高凉从他嘴里得知春梅不会复读了,准备去找事做。小宝说:“我知道大姐还想读书,她晚上还偷偷做题,可是家里没有钱。”
高凉问:“你家养了那么多鸭子,是生蛋的还是卖鸭子的呢?”
小宝摇头:“还没生蛋,今年春天才养的。”
高凉抵达吴春梅家的时候,她还没回来,只有吴春梅的妹妹玉梅在家做早饭。小宝一溜烟跑去找大姐了,过了快二十分钟,吴春梅才回家来,身上沾满了草屑,头发、裤腿和衣袖都是湿的,被露水打湿的,见到高凉很高兴:“高凉你来了?快坐啊。”
高凉看着自己的好友,这个暑假显然过得很不称心,眼见着黑瘦了一圈。高凉笑着说:“我等你来找我,结果这马上要开学了你都没来。”
吴春梅低下头,不知道说什么好:“你吃早饭了吗?在我家吃早饭吧。”说着就要去忙。
高凉摆手:“不用忙,我们在街上吃了早餐过来的。”
吴春梅停下手里的动作,说:“高凉,我真的不能复读了。”
“不能复读,那就来帮我开店吧。不信你问我妹妹,我的店9月1号正式开张。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你来帮我吧。”高凉笑眯眯地说。
高盼赶紧点头:“是真的,我姐真要开店了。”
吴春梅看着自己的好友,没想到高凉说开店就开店,真是雷厉风行:“真的吗?”
高凉点头:“嗯。”
吴春梅两只手互相捏着,显然有些激动。高凉说:“春梅,你家养了不少鸭子是不是?”
吴春梅点头:“嗯。”
“鸭子卖吗?”高凉正好需要买鸭子,吴春梅家里养了这么多,不是正好吗,要是自家店里生意好,她家以后可以专门给自己养鸭子啊。
吴春梅一愣:“你要买鸭子?”
高凉点头:“对。要的数量还不少。”
“我得去问问我爸妈。”吴春梅知道父母打算养了鸭子生蛋卖的,不过如果高凉要买几只,也不是不能卖。
过了好一会儿,吴春梅的父母回来吃早饭了,大宝小宝将鸭子赶到河里,也回来了,一家人看见女儿的朋友来了,都很热情。他们热情地招待高凉姐妹一起吃早饭,被高凉婉拒了。
吴春梅跟母亲提起了高凉要买鸭子的事,吴母刘招弟有些惊讶地看着高凉:“妹子你要买鸭子?你想吃,一会儿给你抓一只带回去。”
高凉摇头:“不是的,阿姨,我不是自己吃,我要做生意的,跟你买,要很多。”
刘招弟和丈夫对视一眼:“那要多少?”
高凉想了想:“这一次要十只吧,以后要是生意好的话,会要得更多,我估计您家的鸭子都不够我用的。”
吴爸爸吴才顺说:“你贩鸭子卖?”
高凉笑着摇头:“没有,我开了一家店,卖卤肉和凉拌菜。其实不仅要买鸭子,还要买鸡,如果生意稳定的话,我想叔叔阿姨可以专门帮我养鸭子,养了卖给我。”
吴顺才挠挠头,显然还有点算不过来这笔账,到底是生蛋合算还是养肉鸭合算。吴春梅早已算出了这笔账:“爸、妈,要是高凉真的需要鸭子的话,我们家可以养。”农村养鸭子,三个月左右就可以成鸭了,而生蛋则需要五到六个月,六个月可以养出来两批肉鸭了,就算一批养两百只,每只鸭子两三斤重,一只卖四五块钱,一年就能卖上三四千块钱,就算只有三分之一的利润,也能赚一千多块,这样家里的收入也比现在多得多。况且还可以交叉养,一年不止养四批。
吴顺才看着大女儿:“哦,回头我跟你妈再商量一下。”
高凉笑眯眯地说:“不着急的,叔叔。反正我现在店子还没开起来,需要多大的量还不清楚,我就先买一些回去,要是用不了那么多,您就继续养着生蛋好了。”
吴顺才猛点头:“好,要得,要得。等你回去的时候我帮你抓几只鸭去。”
高凉私下里又跟吴春梅谈了话,知道她是不可能复读了,因为家里条件实在困难。高凉便竭力邀请她来跟自己一起开店。吴春梅听到高凉勾画的蓝图,想起自己家里要是真能发展肉鸭养殖,脱贫致富不再是问题,便对高凉的事业充满了好奇:“我先跟你去看看吧,如果真的需要我帮忙,那我就帮你干。”吴春梅也有点想离开这个家,她已经成年,高考落榜,虽然能帮忙干一些农活,但父母看着她便徒添心病,所以还是早点离开比较好,就算不能在高凉店里干,在县城里也应该能找点事做。
高凉笑着点头:“你要是真来了,我就给你发工资,具体多少我要看店子的生意而定,我想至少不会低于六十。”
吴春梅摇头:“工钱先不说,少一点也没关系的。”毕竟高凉说那边是新市场,有没有生意还不好说呢,所以她也不敢贸然就真跟高凉要工资,万一人家生意不好,还要贴钱给自己发工资,那自己不仅帮不上忙,反而是雪上加霜了。
高凉笑了:“好吧,先不说工钱。”这年头人心还太淳朴,都耻于谈钱,读书人尤甚,虽然人人都需要孔方兄。
高凉让吴春梅的母亲帮自己在村里买了十只鸡,又买了二百个鸡蛋,再加上十只鸭子,拉上吴春梅一起回到了家里。
高凉看见吴春梅收拾行李的时候,将书本也都塞了进去,她就知道,好友其实一直是想读书的。
回到家,高凉将鸡关在了笼子里,在院子里的樟树下围出了一块来养鸭子,一时间家里热闹非凡,鸡鸣鸭叫的,充满了生机。
当天中午,高凉就杀了一只鸭,准备做啤酒鸭,这年头啤酒可是稀罕货,市面上很少有卖,这还是李卫国送的,高凉也不喝酒,拿着来炖鸭才是真不浪费。吴春梅家的鸭子养了四五个月,都快下蛋了,一只只膘肥体壮的,足有三四斤重。啤酒炖鸭的香味传到了隔壁李家,李卫国背着手,笑眯眯地探过头来:“小高又在做什么好吃的?”李卫国有点老顽童的性格,喜欢跟高珊高强两个小孩子开玩笑,很受孩子们的喜欢。
高凉扭头看着李卫国,笑着说:“李叔叔,我在做啤酒鸭,晚点给您送点过去。”
李卫国摸着下巴:“用啤酒来做鸭子?这个是什么做法,从没吃过,那我等着了。诶,家里来客人了?”他发现吴春梅了。
高凉点头:“嗯,这是我同学,吴春梅。过两天我不是要开店了嘛,叫她过来帮我的忙。”
“不错不错,有人搭把手挺好的。小高是个做大事的人。”李卫国也算是见多识广,看人还是很准的,高凉身上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沉着和坚毅,是个成大事的人,如果是他的兵,那绝对是个尖兵,可惜她不会去当兵。
吴春梅家的鸭子是吃稻谷和河鱼长大的,长期在河里戏耍,肉质鲜嫩,加上高凉所用的香料除腥,再用啤酒炖煮,出锅后的鸭肉味道醇厚鲜香,肥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
所有人都吃得心满意足,吴春梅是第一次吃到高凉亲手做的菜,对她的手艺惊羡不已,没想到高凉这么深藏不露,难怪她能去摆摊卖菜。
李卫国父子对高凉的啤酒鸭更是赞不绝口,李卫国感慨地说:“哎呀呀,我这马上就要回部队了,再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菜了,实乃人生一大憾事啊。”
匡秀敏知道丈夫的意思,无奈地说:“我去跟高凉请教一下怎么做还不行吗?”这个假期,她跟高凉请教了不少做菜的方法,包括调卤水,幸亏高凉不藏私,当然,她也没必要给高凉泄密了。
“夫人真是善解人意,多谢夫人成全。”李卫国笑嘻嘻地跟老婆作揖。
李俊伟也很惆怅,他过几天就要去学校报到了,以后也吃不到高凉做的菜了,只能等放寒假的时候了,要是能把高凉做的菜打包带走就好了。
当天下午,高凉带着吴春梅出了一次摊。吴春梅见识到了高凉凉菜摊生意的火爆,简直有点忙不过来,高凉一边做生意,一边跟大家推荐自己即将开业的店铺,并声明有更多的品种,其中包括肉类,届时欢迎大家去捧场,不少人都答应要去看看。
汪彦君骑车出来,看见高凉旁边换了个人,有些意外地问:“咦,今天怎么换了个人,你妹妹呢?”
高凉笑着说:“这是我新请来的帮手。妹妹明天要上学了。”
汪彦君朝吴春梅看了一眼,对高凉说:“给我半斤花生米、半斤卤干子,一会儿要和瘦猴几个喝酒。”
“好嘞。”高凉赶紧帮他夹菜。
汪彦君问:“最近收到毅哥的信了没有?”
“前两天收到过一封。汪哥你有事吗?”高凉问,前两天李俊毅又帮她寄了一包干珊瑚草和海蜇皮回来。
汪彦君笑着摇头:“没有,他已经有好久没给我们写信了,真是重色轻友啊。”
高凉闹了个大红脸:“汪哥你真爱开玩笑。”
汪彦君提着凉拌菜笑眯眯地走了。
吴春梅说:“刚刚那人是谁啊?”
匡秀敏说:“你今天做的菜味道特别好,大家都说好吃,吃得一点都不剩,你真能干。”
“阿姨您过奖了。”高凉不好意思地笑,她不会是特意来夸自己的吧?
匡秀敏说:“晚上你李叔叔还有几个朋友没有走,要留下来吃晚饭。家里也没什么菜了,俊伟奶奶让我来问问你这里还有没有菜。”
高凉忙说:“我这儿还有一些卤大肠,就是今天那头猪的大肠,我刚弄干净卤上了,晚点给您送过去。要是还需要凉拌菜的话,我可以给你们再做两样凉拌菜。”
匡秀敏笑眯眯地点头:“好啊,好啊,我们回去再杀只鸡就差不多了。谢谢你啊,高凉。这钱给你拿着,是今天卤肉的钱。”
高凉连忙推辞:“不行,阿姨,我不能要,您拿回去。”菜其实都是王奶奶准备的,她只是帮忙做,没花她什么钱。
匡秀敏说:“怎么能不要呢,今天耽误你一天都没去摆摊赚钱。帮我们做了这么多事。”
高凉坚决推辞:“阿姨,您太见外了。奶奶、俊毅哥和俊伟都特别照顾我,帮了我很多,我帮忙做点小事就要拿钱,那我以后怎么有脸见人啊。钱您千万收起来,谈钱就伤感情了。今天是俊伟的喜酒,我跟俊伟是好朋友,就当是我为朋友出力了,这个钱我要是收了,我都没脸见俊伟和奶奶了。”
匡秀敏见她这么说,笑着点头:“好吧,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直接跟叔叔阿姨说,我们能帮的,一定尽力帮忙。”
高凉点头:“那就先谢谢阿姨了。”
当天晚上,李俊伟送来不少糖果、点心和水果,说是那些亲戚朋友带来的。高凉知道这是匡阿姨的好意,也没拒绝,收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高凉又出摊了,早上出门的时候,看见李卫国在院子里打军体拳,还叫了儿子李俊伟一起来,看见高凉姐妹俩要出门,李卫国主动抬起手来打招呼:“小姑娘这么勤快,一大早就出去做生意?”
高凉笑着打招呼:“叔叔早。”
李卫国说:“你昨天做的卤菜好吃,昨晚那个卤大肠味道特别好,你做这个卖吗?”
高凉摇头:“这个我暂时没卖,等我开店了再做。叔叔要是想吃,我可以再给您做。”
李卫国点头:“好,好,先谢啦。小姑娘不错,自强不息,有咱们中国人的志气。”
跟高凉一起出摊的高盼说:“姐,我去叫强强起来,让他跟叔叔学打拳吧,以后强强学会了,就不怕有人欺负我们了。”说完转身就往屋里跑,把高强拽了起来,让他跟李卫国学打拳,高强这小子一听要学军拳,果然睡意全消,精神百倍地跑出来:“叔叔教我打拳。”
高珊也跟着醒来了:“我也要学。”
李卫国看着虎头虎脑的高强和娇俏可爱的高珊,笑眯眯地说:“行,来跟叔叔一起学。”
高凉看见斗志昂扬的弟弟和妹妹,不由得笑了。
李卫国这次休假的时间不短,足足一个月。李卫国每天早上起来打拳,本想教儿子俊伟学的,结果俊伟犯懒,早上赖床不起来,倒是高强这个小家伙非常有毅力,每天都坚持下来了,还管李卫国叫起了师傅,没过几天,就打得像模像样了。高珊不跟高凉出摊的时候也一起去学。高凉觉得,弟弟妹妹学了这个也不错,至少可以强身健体。
李俊毅走后一个多礼拜,高凉收到了他从广州寄来的信和包裹。高凉倒是没有想到李俊毅会给自己写信,她有些好奇地拆开信封。信上说的都是些日常生活,聊的是广州的见闻趣事,说起外地饮食不合口味,多亏了高凉送的两瓶咸菜;信末写到他在广州见到不少卖凉拌菜的,其中有不少高凉没做过的品种,比如珊瑚草和海蜇皮,吃起来格外脆爽,这两样属于海产品,老家也没得买,于是他去批发市场给高凉买了一些干的珊瑚草和海蜇皮,并且咨询了老板具体的做法,将详细方法写给了高凉,一并寄了回来。
高凉急忙拆开包裹,发现真的是干珊瑚草和海蜇皮,顿时激动得鼻子都有点发酸,她没想到李俊毅对自己的事这么上心,这么千里迢迢地给自己寄珊瑚草和海蜇皮。于是她赶紧拿出部分珊瑚草和海蜇皮泡发,按照李俊毅介绍的法子做了两道凉拌菜,给李家送了一半过去,大家都吃得赞不绝口。
高凉连夜给李俊毅回信,说大家都尝了他寄回来的珊瑚草和海蜇皮,觉得特别好吃,自己也打算将这些留到新店开张的时候去卖,如果反响好,到时候还要麻烦他给自己再多买一点邮寄回来,当然,费用她自己掏,包括这次的钱都一起给他。除了这些,她还写到了他奶奶和父母,写到了李俊伟的升学宴等等,就是没写多少关于自己的事。
信寄出去之后,高凉就开始筹备新店开张的事了,还有几天就开张了,店里的布置都已经差不多了,招牌做好了,玻璃柜做好了,小吃桌子也买好了,炉灶之类的也准备好了,一切就等着开张。
高凉看着齐备的小店,心说自己到时候一个人应该能忙得过来吧,不过这之前她得去买一批活鸡鸭回来,到时候好卖卤鸡鸭,最好是下乡去买。说到下乡,她又想起了吴春梅,不知道春梅打算好了没有,到底是复读呢,还是要跟自己一起做生意呢。要不干脆就去春梅家看看吧,顺便看他们那儿有没有鸡鸭可买。
第二十四章 啤酒鸭
趁着弟弟妹妹还没有开学, 高凉带着高盼一起去了乡下。吴春梅家高凉去过一次,还是高三寒假去的, 从现在的时间推算, 其实不过半年多,但是从高凉的记忆里推算, 那就已经过了二十多年, 实在是记忆模糊了。好在她家的村子很好找,村口就在一座桥旁边, 过了桥下车就是了。
八月底的乡下全是绿油油的一片,这个年头还没盛行一季稻, 人们收了早稻之后就抢插晚稻, 此时正是晚稻的生长旺季, 大片的绿色映入眼帘,感觉眼睛都是清凉的。高凉出发得早,到村口的时候太阳都还没出来, 晨露挂在草尖上尚未收,一走裤腿都是湿的, 非常清凉。
高凉不记得吴春梅家在什么位置了,她打算进村之后再打听一下。刚走了一段,便看见前面来了一大群鸭子, 鸭子一摇一摆地你追我赶,还不住“嘎嘎”欢叫,看起来十分欢快。赶鸭子的是两个半大的男孩,高盼眼尖, 说:“姐,他们长得好像,好像是一对双胞胎。”
高凉一听双胞胎,立即就联想到了吴春梅的弟弟,因为她就有一对双胞胎弟弟。高凉赶紧往前走了几步,想去打招呼,却吓住了鸭群,鸭子见有人来,停住不敢动了,对面的孩子叫了起来:“站着别动,让我们过去。”
高凉一窘,只好站住了,尽量靠路边,安静地等待鸭群过去。鸭群紧张地从她们身前跑过了,高凉看着拿着长竹竿的双胞胎兄弟,确实是吴春梅的双胞胎弟弟大宝和小宝,那对双胞胎跟高珊差不多大年纪,但是没有认出高凉来。高凉出声:“大宝,你大姐在家吗?”
拿着竹竿的大宝停下来,扭头看着高凉,可能是觉得有些面熟,但又认不出来,大宝有些羞涩地伸手抓了抓脑袋:“在家,她去打鱼草了。”
小宝性格活泼些:“我记得了,你是我大姐的同学是不是,过年的时候来过我家。”
高凉点头:“对。我不记得你家怎么走了,你们谁能带我去吗?”
小宝将长竹竿往路边的水田里一插:“大宝,你赶鸭子去河里吧,我带这两个姐姐回家。”
大宝点头:“哦,好。”
高凉笑着跟小宝道谢:“谢谢小宝。”
小宝一点都不生分,一路上叽叽喳喳地说个没完,高凉从他嘴里得知春梅不会复读了,准备去找事做。小宝说:“我知道大姐还想读书,她晚上还偷偷做题,可是家里没有钱。”
高凉问:“你家养了那么多鸭子,是生蛋的还是卖鸭子的呢?”
小宝摇头:“还没生蛋,今年春天才养的。”
高凉抵达吴春梅家的时候,她还没回来,只有吴春梅的妹妹玉梅在家做早饭。小宝一溜烟跑去找大姐了,过了快二十分钟,吴春梅才回家来,身上沾满了草屑,头发、裤腿和衣袖都是湿的,被露水打湿的,见到高凉很高兴:“高凉你来了?快坐啊。”
高凉看着自己的好友,这个暑假显然过得很不称心,眼见着黑瘦了一圈。高凉笑着说:“我等你来找我,结果这马上要开学了你都没来。”
吴春梅低下头,不知道说什么好:“你吃早饭了吗?在我家吃早饭吧。”说着就要去忙。
高凉摆手:“不用忙,我们在街上吃了早餐过来的。”
吴春梅停下手里的动作,说:“高凉,我真的不能复读了。”
“不能复读,那就来帮我开店吧。不信你问我妹妹,我的店9月1号正式开张。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你来帮我吧。”高凉笑眯眯地说。
高盼赶紧点头:“是真的,我姐真要开店了。”
吴春梅看着自己的好友,没想到高凉说开店就开店,真是雷厉风行:“真的吗?”
高凉点头:“嗯。”
吴春梅两只手互相捏着,显然有些激动。高凉说:“春梅,你家养了不少鸭子是不是?”
吴春梅点头:“嗯。”
“鸭子卖吗?”高凉正好需要买鸭子,吴春梅家里养了这么多,不是正好吗,要是自家店里生意好,她家以后可以专门给自己养鸭子啊。
吴春梅一愣:“你要买鸭子?”
高凉点头:“对。要的数量还不少。”
“我得去问问我爸妈。”吴春梅知道父母打算养了鸭子生蛋卖的,不过如果高凉要买几只,也不是不能卖。
过了好一会儿,吴春梅的父母回来吃早饭了,大宝小宝将鸭子赶到河里,也回来了,一家人看见女儿的朋友来了,都很热情。他们热情地招待高凉姐妹一起吃早饭,被高凉婉拒了。
吴春梅跟母亲提起了高凉要买鸭子的事,吴母刘招弟有些惊讶地看着高凉:“妹子你要买鸭子?你想吃,一会儿给你抓一只带回去。”
高凉摇头:“不是的,阿姨,我不是自己吃,我要做生意的,跟你买,要很多。”
刘招弟和丈夫对视一眼:“那要多少?”
高凉想了想:“这一次要十只吧,以后要是生意好的话,会要得更多,我估计您家的鸭子都不够我用的。”
吴爸爸吴才顺说:“你贩鸭子卖?”
高凉笑着摇头:“没有,我开了一家店,卖卤肉和凉拌菜。其实不仅要买鸭子,还要买鸡,如果生意稳定的话,我想叔叔阿姨可以专门帮我养鸭子,养了卖给我。”
吴顺才挠挠头,显然还有点算不过来这笔账,到底是生蛋合算还是养肉鸭合算。吴春梅早已算出了这笔账:“爸、妈,要是高凉真的需要鸭子的话,我们家可以养。”农村养鸭子,三个月左右就可以成鸭了,而生蛋则需要五到六个月,六个月可以养出来两批肉鸭了,就算一批养两百只,每只鸭子两三斤重,一只卖四五块钱,一年就能卖上三四千块钱,就算只有三分之一的利润,也能赚一千多块,这样家里的收入也比现在多得多。况且还可以交叉养,一年不止养四批。
吴顺才看着大女儿:“哦,回头我跟你妈再商量一下。”
高凉笑眯眯地说:“不着急的,叔叔。反正我现在店子还没开起来,需要多大的量还不清楚,我就先买一些回去,要是用不了那么多,您就继续养着生蛋好了。”
吴顺才猛点头:“好,要得,要得。等你回去的时候我帮你抓几只鸭去。”
高凉私下里又跟吴春梅谈了话,知道她是不可能复读了,因为家里条件实在困难。高凉便竭力邀请她来跟自己一起开店。吴春梅听到高凉勾画的蓝图,想起自己家里要是真能发展肉鸭养殖,脱贫致富不再是问题,便对高凉的事业充满了好奇:“我先跟你去看看吧,如果真的需要我帮忙,那我就帮你干。”吴春梅也有点想离开这个家,她已经成年,高考落榜,虽然能帮忙干一些农活,但父母看着她便徒添心病,所以还是早点离开比较好,就算不能在高凉店里干,在县城里也应该能找点事做。
高凉笑着点头:“你要是真来了,我就给你发工资,具体多少我要看店子的生意而定,我想至少不会低于六十。”
吴春梅摇头:“工钱先不说,少一点也没关系的。”毕竟高凉说那边是新市场,有没有生意还不好说呢,所以她也不敢贸然就真跟高凉要工资,万一人家生意不好,还要贴钱给自己发工资,那自己不仅帮不上忙,反而是雪上加霜了。
高凉笑了:“好吧,先不说工钱。”这年头人心还太淳朴,都耻于谈钱,读书人尤甚,虽然人人都需要孔方兄。
高凉让吴春梅的母亲帮自己在村里买了十只鸡,又买了二百个鸡蛋,再加上十只鸭子,拉上吴春梅一起回到了家里。
高凉看见吴春梅收拾行李的时候,将书本也都塞了进去,她就知道,好友其实一直是想读书的。
回到家,高凉将鸡关在了笼子里,在院子里的樟树下围出了一块来养鸭子,一时间家里热闹非凡,鸡鸣鸭叫的,充满了生机。
当天中午,高凉就杀了一只鸭,准备做啤酒鸭,这年头啤酒可是稀罕货,市面上很少有卖,这还是李卫国送的,高凉也不喝酒,拿着来炖鸭才是真不浪费。吴春梅家的鸭子养了四五个月,都快下蛋了,一只只膘肥体壮的,足有三四斤重。啤酒炖鸭的香味传到了隔壁李家,李卫国背着手,笑眯眯地探过头来:“小高又在做什么好吃的?”李卫国有点老顽童的性格,喜欢跟高珊高强两个小孩子开玩笑,很受孩子们的喜欢。
高凉扭头看着李卫国,笑着说:“李叔叔,我在做啤酒鸭,晚点给您送点过去。”
李卫国摸着下巴:“用啤酒来做鸭子?这个是什么做法,从没吃过,那我等着了。诶,家里来客人了?”他发现吴春梅了。
高凉点头:“嗯,这是我同学,吴春梅。过两天我不是要开店了嘛,叫她过来帮我的忙。”
“不错不错,有人搭把手挺好的。小高是个做大事的人。”李卫国也算是见多识广,看人还是很准的,高凉身上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沉着和坚毅,是个成大事的人,如果是他的兵,那绝对是个尖兵,可惜她不会去当兵。
吴春梅家的鸭子是吃稻谷和河鱼长大的,长期在河里戏耍,肉质鲜嫩,加上高凉所用的香料除腥,再用啤酒炖煮,出锅后的鸭肉味道醇厚鲜香,肥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
所有人都吃得心满意足,吴春梅是第一次吃到高凉亲手做的菜,对她的手艺惊羡不已,没想到高凉这么深藏不露,难怪她能去摆摊卖菜。
李卫国父子对高凉的啤酒鸭更是赞不绝口,李卫国感慨地说:“哎呀呀,我这马上就要回部队了,再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菜了,实乃人生一大憾事啊。”
匡秀敏知道丈夫的意思,无奈地说:“我去跟高凉请教一下怎么做还不行吗?”这个假期,她跟高凉请教了不少做菜的方法,包括调卤水,幸亏高凉不藏私,当然,她也没必要给高凉泄密了。
“夫人真是善解人意,多谢夫人成全。”李卫国笑嘻嘻地跟老婆作揖。
李俊伟也很惆怅,他过几天就要去学校报到了,以后也吃不到高凉做的菜了,只能等放寒假的时候了,要是能把高凉做的菜打包带走就好了。
当天下午,高凉带着吴春梅出了一次摊。吴春梅见识到了高凉凉菜摊生意的火爆,简直有点忙不过来,高凉一边做生意,一边跟大家推荐自己即将开业的店铺,并声明有更多的品种,其中包括肉类,届时欢迎大家去捧场,不少人都答应要去看看。
汪彦君骑车出来,看见高凉旁边换了个人,有些意外地问:“咦,今天怎么换了个人,你妹妹呢?”
高凉笑着说:“这是我新请来的帮手。妹妹明天要上学了。”
汪彦君朝吴春梅看了一眼,对高凉说:“给我半斤花生米、半斤卤干子,一会儿要和瘦猴几个喝酒。”
“好嘞。”高凉赶紧帮他夹菜。
汪彦君问:“最近收到毅哥的信了没有?”
“前两天收到过一封。汪哥你有事吗?”高凉问,前两天李俊毅又帮她寄了一包干珊瑚草和海蜇皮回来。
汪彦君笑着摇头:“没有,他已经有好久没给我们写信了,真是重色轻友啊。”
高凉闹了个大红脸:“汪哥你真爱开玩笑。”
汪彦君提着凉拌菜笑眯眯地走了。
吴春梅说:“刚刚那人是谁啊?”